跑步的人,比同龄人都显老吗?这是57岁的白岩松?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0-19 01:48 1

摘要:根据网络上查询的信息显示:白岩松非常热爱跑步,并将跑步作为缓解工作压力、保持健康的重要方式。

天呀,这是57岁的白岩松吗?

根据网络上查询的信息显示:白岩松非常热爱跑步,并将跑步作为缓解工作压力、保持健康的重要方式。

一张照片把全网吓呆,皱纹深、眼袋重,不少人当场关掉跑鞋订单:跑十年就换这张脸,谁还敢动?

评论区里最高赞只有七个字——“运动催人老,实锤”。

焦虑来得又快又准,三十岁以上的人最怕被时间追上,更怕主动送上门。

跑还是不跑,成了深夜手机屏里最烫手的问题。

先把结论摆桌上:跑步本身不背锅,背锅的是跑错方法。

白岩松每周三到五次、每次五到十公里,配速控制在能完整说句话的节奏,这种量在国际心脏学会的定义里属于“中等强度”,刚好踩线,不过量也不偷懒。

他靠这个节奏把高血压、脂肪肝、失眠三项一起打包送走,体检报告比很多三十岁的打工人还干净。

显老的照片更多来自自然衰老、镜头打光、没做防晒,和跑道没有直接合同关系。

《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2020年追踪五十五万名成年人,发现每周累计跑一百五十分钟,全因死亡率下降28%,预期寿命平均增加3.2年。

数据样本横跨十八个国家,肤色、收入、基因差异全部考虑进去,结论依旧稳:适量跑,赚命。

真正需要注意的是“过量线”——月跑量超过两百公里,马拉松背靠背刷奖牌,身体里的氧化应激才会爆表,细胞端粒才会像被剪刀快速裁短,那时才可能“老得更快”。

皮肤科医生给出的提醒更直接:户外紫外线指数大于3,不擦防晒等于把脸放在小太阳底下慢烤。

长跑者出汗多,紫外线吸收量翻倍,色斑、皱纹提前报到很正常。

白岩松常在清晨六点绕北京二环,太阳还没完全升起,但他自己也在演讲里承认“嫌防晒霜油腻,早期确实不涂”。

一句话,皱纹不是跑出来的,是晒出来的。

后来他把晨练改到五点四十,戴空顶帽、擦 SPF50,电视镜头里状态明显回弹,可见防晒比高价面霜管用得多。

很多人担心脸垮,却忘了内脏衰老才是隐形炸弹。

脂肪肝、高血压、胰岛素抵抗,这些病一旦启动,人从里往外垮,皮肤再平也救不了。

白岩松用十年时间把肝脏脂肪等级从重度降到正常,血压药彻底停掉,晚上十一点自然犯困,早上五点睁眼就醒,这份稳定代谢才是“年轻”的真正内核。

脸可以打光,肝不能打光,血管也不能美颜。

再看身边案例。

北京朝阳公园有两群同龄人,一群每天刷两万步,一群靠保健品续命。

五年后,步数党里极少有人新发糖尿病,保健品党里装了七个心脏支架的消息早就传开。

外貌上,步数党肤色偏深,但上五楼不喘;保健品党脸色白皙,可爬三层就扶墙。

你选哪边?

衰老从来不是单看脸皮,而是看谁能把行李箱自己放上高铁行李架。

有人担心膝盖。

牛津大学2021年发布针对五万人的荟萃研究:体重指数低于28的人,规律跑不仅不毁关节,反而刺激软骨代谢,骨关节炎发生率下降18%。

真正毁膝的是久坐、肥胖、突然暴走。

白岩松体重常年保持在67公斤左右,身高1米79,BMI 21,属于最省膝盖的区间。

他从不盲目冲半马,把配速压在六分半,步频170,落地声音轻,十年下来膝盖片子比很多大学生还光滑。

跑步带来的最大隐形福利是情绪杠杆。

央视高压工种,白岩松每天面对负面信息轰炸,他却靠四十分钟慢跑把情绪垃圾一键清空。

脑科学解释很简单:中等强度有氧能让大脑分泌血清素、内啡肽,相当于天然抗抑郁药。

情绪稳定,人的面部肌肉不会长期皱眉、嘴角下拉,看起来就没那么“苦相”。

同样五十七岁,有人一脸戾气,有人平和舒展,差距不在医美,而在神经递质。

如果你只想靠跑步冻龄,立刻会失望;如果把跑步当成一套系统——控制强度、做好防晒、管好饮食、把烟戒掉、十一点前睡——时间就会反过来给你利息。

白岩松眼角皱纹确实深,可他站在台上连续演讲两小时,声音不哑,思路不卡,这种精力才是年轻人该抄的作业。

脸可以老,状态不能老。

到底怎么跑才不亏?

给想试的人三个硬指标:一、晨跑紫外线指数低于3再出门,高了就改室内跑步机或晚上跑;二、每周总时长不要超过三百分钟,超过就是给自己找病;三、体重没降到28以下前,先快走,别学别人十公里起步。

把这三条写进备忘录,比买两千块的碳板鞋管用。

最后回到那张照片。

57岁的人,有皱纹是正常操作,没有皱纹才值得怀疑。

白岩松只是没滤镜、没拉皮、没打光,于是被当成“跑步毁容”的标本。

真正的恐怖故事不是他显老,而是很多人三十出头就三高缠身,却还在纠结一条皱纹。

时间对谁都公平,差别在于有人用汗水升级血条,有人用借口提前投降。

跑不跑,脸都会老,但想自己提行李、想老了不插管,你现在知道该怎么选。

来源:梅林细品暗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