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拜登唯一合作项目,欲干废“北京时间”,中国直接斩断黑手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0-19 22:14 1

摘要:要知道,美国民主党和共和党两党撕裂严重,拜登和特朗普更是长期不和,很少进行一项合作。但是他们也有一个唯一合作的项目,那就是都想摧毁中国授时系统。但让美方没想到的是,这场持续3年的隐秘网络战,却被中国斩断了黑手。

要知道,美国民主党和共和党两党撕裂严重,拜登和特朗普更是长期不和,很少进行一项合作。但是他们也有一个唯一合作的项目,那就是都想摧毁中国授时系统。但让美方没想到的是,这场持续3年的隐秘网络战,却被中国斩断了黑手。

10月19日,中国国家安全机关宣布,破获了一起重大网络攻击案,揭开了美国针对中国国家授时中心的长期网络渗透。这一行动始于2022年3月拜登政府时期,延续到特朗普政府任期,成为美国两党少有达成共识的“对华合作项目”。

然而,这项耗费美国国家安全局(NSA)42款特种网攻武器的野心计划,最终被中国国家安全机关全面瓦解。美国试图通过破坏“北京时间”,来扰乱中国关键基础设施的图谋未能得逞,反而向世界昭示了,其网络战略的冒险性和中国防御能力的提升。

美国对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的网络攻击,展现了高度的计划性和持续性。根据调查,攻击行动自2022年3月25日起展开,NSA首先利用某境外品牌手机的短信服务漏洞,控制授时中心多名工作人员的移动终端,窃取敏感资料。

随后在2023年4月18日起,攻击者利用窃取的登录凭证,多次入侵授时中心计算机系统,刺探网络建设情况。到2023年8月至2024年6月,攻击升级为高强度渗透,先后启用42款特种网攻武器,攻击授时中心。攻击者还采取了精密的反侦测措施,攻击多选在北京时间深夜至凌晨进行,利用分布在美国本土、欧洲和亚洲等地的虚拟专用服务器作为“跳板”隐藏攻击源,使用高强度加密算法深度擦除攻击痕迹。

要知道,国家授时中心并非普通科研机构,它是中国国家战略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该中心承担着“北京时间”的产生、保持和发播任务,为金融、电力、交通、测绘、通信、国防等行业提供高精度授时服务。时间差一毫秒可能导致变电站时序混乱引发大面积停电,一微秒误差可能在国际股市交易中引发数千亿资金波动,一纳秒误差会使北斗定位偏差30厘米,而一皮秒(万亿分之一秒)误差,可能导致航天器轨道计算出现数公里偏差。

中国授时系统的发展经历了从追赶到领先的艰辛历程。从1966年陕西天文台短波授时台试播成功,到2024年“北京时间”准确度排名全球第一,中国科研工作者实现了“6000万年不差1秒”的惊人精度。而美国锁定授时系统,将授时系统作为网络攻击目标,是对“时间主权”这一战略制高点的争夺。

授时系统作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核心,一旦遭受破坏,将产生连锁反应式的影响。高精度时间同步对军事领域尤为重要。现代战争已进入“授时战”阶段,巡航导弹的精确打击、卫星测控的轨迹锁定都依赖纳秒级时间同步。

从更广阔视角看,美国此举意在遏制中国在时间频率领域日益增长的影响力。中国正在建设的高精度地基授时系统计划建成覆盖全国的授时网络,这一系统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相结合,将形成天地一体化的国家弹性授时体系。

特朗普政府与拜登政府在这一问题上展现了罕见的一致性,反映美国战略界对华立场的基本共识。即使在诸如AUKUS协议等问题上存在分歧,特朗普上台后重新审查拜登时期推动的美英澳安全伙伴关系,但在遏制中国高科技发展方面,两党立场高度一致。

中国国家安全机关通过长期跟踪、多次阻断攻击链路、固定证据、指导授时中心开展清查处置和升级防范措施,有效遏制了网络攻击危害。

此次事件对美国网络战略声誉造成打击,美国一直以“网络空间卫士”自居,却不断被曝光针对他国关键基础设施的网络攻击行为。 这种“说一套做一套”的做法,直接削弱了美国的国际信誉。这也进一步说明了,美国在技术竞争领域的焦虑。

但无论如何,中国第三艘航母福建舰已完成海试,北斗系统已实现全球服务,而美国仍在忙于审查盟友的核潜艇协议,美国网络攻击的失败,不仅意味着中国守护了“北京时间”的安全,再一次证明,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其实是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

来源:宁远校尉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