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找到才一天,恶心一幕出现,人性被低估,无人机大哥很委屈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0-19 22:04 1

摘要:10月15日下午,辽宁朝阳建平县的田间地头,3周岁多的女童小丁一经历了人生中一场惊险的“走失”当时她在车里睡觉,爷爷奶奶忙着秋收,每隔20多分钟就回来查看一次,可当爷爷再次折返时,车门锁得好好的,车窗却开了,孩子不见了。

辽宁3岁女童走失2天后获救:无人机大哥跨省驰援,暖心救援却遭质疑?

10月15日下午,辽宁朝阳建平县的田间地头,3周岁多的女童小丁一经历了人生中一场惊险的“走失”当时她在车里睡觉,爷爷奶奶忙着秋收,每隔20多分钟就回来查看一次,可当爷爷再次折返时,车门锁得好好的,车窗却开了,孩子不见了。

消息一出,所有人的心都揪了起来。爷爷奶奶第一时间联系了远在贵州的孩子父母,向村里求助并报警,一场牵动人心的“地毯式搜救”迅速展开。上万人自发赶往事发地的山地,可直到10月16日,孩子仍未找到,孩子爸爸一度陷入绝望,甚至觉得“可能找不回来了”。但没有人选择放弃,越来越多网友朝着建平县的方向赶去,只为帮这个家庭找回孩子。

跨省驰援!黑龙江大哥带3台无人机奔袭1400公里

转机出现在10月17日,而带来希望的,是一位来自黑龙江的“护农卫士”大山。

事情的起因,是一位大姐给大山打了电话,告知建平有孩子走失,还发去了当地博主的直播视频。了解情况后,大山立刻给妻子要了1万元,带着一名队友、3台热成像无人机、4块备用电池,还有一条搜救犬,毅然踏上了前往辽宁的路。

从黑龙江到建平县,全程1400公里,开车需要十五六个小时,为了节省时间,大山在网上求助“能否帮忙换着开车”,到了长春后,一位好心人主动上车,三人轮流驾驶,终于及时赶到事发地。

很少有人知道,大山的日常工作本是“守护农田”东北地区地多野物多,野猪、傻狍子常祸害庄稼,他带着不同品种的狗狗巡视农田、保护秋收,还经常用无人机救助山里迷路的人;看到非法偷猎者下的套子,他会急得“脸红脖子粗”地拆干净,家里还养着不少猪。

这次驰援,对他而言只是“有能力就该帮一把”的本能。

热成像锁定线索,他却主动澄清“不是我找到的”

抵达建平县后,大山第一时间和当地政府工作人员对接,明确了“已搜救区域”和“未覆盖区域”,随后操控热成像无人机升空巡查。

10月17日上午9点多,无人机显示屏上出现一个黑洞(实际是大沟),隐约有疑似热源的信号,大山立刻通知地面人员前去查看,可惜当时并未发现孩子,而无人机的第二块电池也快耗尽了。

就在他换电池的间隙,远处传来一阵骚动,很多人正往同一个方向跑。大山立刻操控无人机追上去,凭借无人机的速度优势,很快飞到人群前方,在下方有三四个人的位置降落。

这时,人群中有人喊出“孩子找到了”,无人机镜头清晰拍到孩子的身影,大山也忍不住跟着欢呼:“找到了!找到了!”

很快,现场应急部门打来电话确认消息,而搜救群里也开始流传“是大山的无人机找到孩子”。

可大山却在后续视频里主动澄清:“其实是几个村民找到的孩子,不是我,我只是用无人机提供了线索。”这份不抢功的谦逊,让更多人记住了这位跨省救援的大哥。

温暖与争议交织:有人支锅做饭,有人冷嘲热讽

孩子获救的瞬间,无数人红了眼,这个还不到4岁的小家伙,在山里待了两天两夜,竟凭着本能躲进洞里避雨,衣服没湿;被找到时,她能清晰和村民对话,吃了两个小蛋糕、喝了热水后,很快被救护车接走检查。

救援现场的温暖远不止于此:不少没参与搜救的老人和女性,自发在村口支起锅灶,给奔波的救援人员烧热水、做饭,让所有人都能喝上热汤、吃上热饭。

从跨省赶来的大山团队,到自发搜救的网友,再到守在后方的村民,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守护这个孩子。

可就在这份温暖蔓延时,视频下方却出现了“恶心一幕”:有人留言质疑大山“被利益迷失方向”,甚至说他“蹭流量”。

这些风凉话瞬间引发其他网友反驳:“出力的没说啥,被救的没说啥,看热闹的倒不乐意了”“这么说会伤了好心人的心”“所有参与救援的人都是好样的,没有谁该被质疑”。

后来大家才知道,部分质疑声源于“断章取义的剪辑”有些视频剪得断断续续,网友没看到完整经过,才误以为大山在“抢功蹭流量”。

而大山的澄清,也让更多人明白:这场救援里,没有“单独的功臣”,只有“集体的善意”若没有上万人的地毯式排查。

若没有热成像无人机的线索支持,若没有村民的后勤保障,孩子的获救不会这么顺利。

作品声明

内容素材来源于网络公开报道,所有细节均基于事件真实信息整理,旨在传递救援中的温暖与善意,致敬每一位伸出援手的普通人。

来源:机缘中读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