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被白崇禧视为毒刺,是蒋军黄埔生第一个上将,比胡宗南还早五年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0-19 22:16 1

摘要:1928年,他调到总政治部特务组当副组长,这就开始往政工方向转了。1930年,他去二十一师管补给处,后来又到第八十九师二六七旅当旅长,但这些军事职务没干太久。

1925年,袁守谦参加东征讨伐陈炯明,之后又跟上北伐。北伐期间,他在国民革命军第一军第三师干过营长、团长,属于蒋介石的嫡系部队。

1928年,他调到总政治部特务组当副组长,这就开始往政工方向转了。1930年,他去二十一师管补给处,后来又到第八十九师二六七旅当旅长,但这些军事职务没干太久。

1932年3月,复兴社成立了,袁守谦是骨干之一,虽然没进十三太保那圈子,但后期蒋介石挺信任他。他不像贺衷寒、邓文仪那么冷硬,对人还算有点人情味,尤其对湖南老乡。

黄埔一期里,黄杰和李树森跟他关系铁。黄杰家里穷,父亲病了没钱买药,袁守谦和李树森凑钱帮他寄回去,这事儿让三人成了哥们。

李树森后来跟陈诚混,1936年当上十八军六十七师师长。1937年淞沪会战,他带部队在罗店打日军,重伤丢了右臂,之后转政工。1949年8月,黄杰当湖南省主席兼第一兵团司令官,拉李树森去当秘书长。到台湾后,李树森靠袁守谦和黄杰的帮衬,混了几个闲职养老。

黄杰军事上没啥大亮点,1944年滇西反攻时,他是第十一集团军副总司令。宋希濂因为误报龙陵战况被免职,黄杰接手总司令,提升陈明仁当七十一军军长。战后黄杰拿了勋章,但没抢功,还夸陈明仁贡献大。黄杰人缘好,连关麟征那种火爆脾气都跟他处得来。

袁守谦也这样,不爱打小报告,跟蒋经国处得不错,两人关系近乎无话不说。黄杰跟蒋经国更铁,在台湾算死党。袁守谦和黄杰都沾蒋氏父子的光,在国民党里站稳脚。

李默庵,也是湖南人,黄埔一期,早年挺狂,自夸“又文又武李默庵”。1949年7月,他跟陈明仁闹误会,跑香港去了。蒋介石发电叫他来台湾,他没回。

1950年3月,袁守谦去香港劝他,先传蒋的话,见李默庵犹豫,又私下说别去,蒋疑心重,名单上有名风险大。李默庵听了就没去。

袁守谦政工出身,但对白崇禧那种军阀下手可不软。1948年6月,白崇禧被免国防部长,去华中剿总当总司令。蒋介石不放心,派袁守谦当秘书长,名义帮手,实际监视。

袁守谦公开恭敬,叫白“健公”,但私下拉黄埔将领开会,听汇报,每两天给蒋发电。有些小事白自己都不清楚,蒋倒先知道了。白崇禧忌惮他,却翻不了脸,两人斗得暗潮涌动。

1949年4月渡江战役后,袁守谦调西南军政长官公署当秘书长,白崇禧松口气,说这毒刺总算拔了。1950年3月,袁守谦授国民党陆军二级上将,这事儿在军界炸锅了。

他没战功,没当过军长师长,主要政工和秘书长。胡宗南风头大,但1955年才授二级上将,晚五年。汤恩伯那些加衔的也没优先。

授衔后,袁守谦继续干大事。1962年,蒋介石立遗嘱,说身后军政由陈诚、蒋经国、周至柔和他四人管,虽是为蒋经国铺路,但看出袁地位高。

袁守谦军衔停在二级上将,后来多干政务。1987年,蒋经国聘他当总统府资政。晚年他是国民党八大老之一,帮着劝林洋港别选总统。他热衷诗词书法摄影,政治上不那么活跃。1992年10月4日,他在台北去世,89岁。

袁守谦这辈子,从黄埔起步,没打过大仗,却靠政工和关系爬到顶。国民党败退台湾前,黄埔生没人得上将,退后第一批里他拔头筹,比胡宗南早五年。

胡宗南是蒋宠儿,早当军长、集团军总司令,但授衔晚,可能是蒋不情愿,或者军功虽多但后期败仗多。袁守谦没那些败绩,稳扎稳打政工,蒋放心用。黄埔一期授上将的八人里,袁第一个,别人如黄杰、关麟征啥的陆续跟上,但袁的路径最特别。

国民党军史上,黄埔生占大头,但袁守谦这种政工型将领,证明不光打仗,搞关系和监视也关键。他对湖南老乡好,但对政敌硬,这两面性挺真实。晚年淡出政治,玩文艺,算安稳收尾。

来源:于彬书法教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