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小伙娶傻媳妇,吃饭穿衣都要人伺候,网友炸锅:白给我都不要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0-19 17:59 1

摘要:去年冬天,奇迹真来了——隔壁村拄拐的小芳,嫁了;彩礼只要6万,还带回3万嫁妆。

“28岁还娶不到老婆,在村里连狗都嫌你懒。

这句话,是贵州毕节山脚下一间小卖部老板娘的口头禅。

她每天看着光棍们买啤酒、蹭WiFi,数着日子等奇迹。

去年冬天,奇迹真来了——隔壁村拄拐的小芳,嫁了;彩礼只要6万,还带回3万嫁妆。

光棍们炸了:原来“瘸”也能上桌?

别急着笑,现实比段子更扎。

贵州残联刚出的数据:全省残障女性超23万,其中一半在村里,能自己烧火做饭的不到三成。

听起来像“负担”,可民政局的性别比更瘆人:123个男的抢100个女的,山沟沟里直接飙到135。一句话,健康姑娘是“奢侈品”,想传宗接代,就得重新划线——“能过日子就行”。

小芳的丈夫阿贵,早被“市场价”吓退。2023年当地彩礼18万起,还得县城有房,他全家存款凑一起只够买个卫生间。

有人给他指“捷径”:去云南“买”媳妇,首付8万,尾款生娃再付,跑不跑全凭运气。

阿贵怂了,转头托媒人“降档”——腿脚不好也行,只要脑子清楚。

相亲那天,他带了一桶菜籽油、两斤五花肉,小芳拄着拐出来,第一句话:“我左脚不利索,但右脚能蹬缝纫机,一天改三条裤子,赚30块。

”三分钟后,俩人把日子拍板了。

村里人背后嚼舌根:“娶个瘸子,后代会不会也瘸?

”县妇幼的免费婚检给出答案:小芳后天小儿麻痹,不遗传;孩子出生7斤4两,评分10分。

妇联上门送纸尿裤那天,阿贵爹把鞭炮从村头甩到村尾,比过年还响。

更魔幻的是后续。

阿贵随手拍的“拐杖媳妇给我做辣子鸡”冲上热搜,播放量破千万,留言两极:一边感动“真爱无敌”,一边嘲讽“博流量卖惨”。

阿贵没回嘴,默默把橱窗挂上自家腊肉、干辣椒,三个月卖出400单,净赚6000。流量变现的2000块,他给小芳买了电动轮椅,剩下的给娃存了教育金。

网友又酸了:“原来瘸子也能成带货密码?

省里趁热打铁,去年12月推出“农村大龄青年婚恋帮扶计划”:残障女性出嫁,娘家奖3万,男方家奖1万,再送一年育儿指导。

政策落地仨月,137对“特殊婚姻”领证,比前年同期翻一倍。

残联的人悄悄透露:71%的夫妻能扛过三年,比城里“闪婚闪离”还稳。

当然,狗血也没缺席。

隔壁县出现“合作婚姻”升级版:健康男方娶智力障碍女方,娘家陪送一头母牛,每年再贴5000块“生活补助”,条件是必须生两个,有一个跟女方姓。

男方答应得爽快,孩子落地后却连夜把牛卖了,跑广东打工,女方抱着娃回娘家长住。

村干部气得拍桌子:“政策补的是人,不是牲口!

阿贵刷到这条新闻,默默在评论区留一句:“我把她当媳妇,不是当项目。

”有人点赞,有人骂“装”。

他懒得吵,第二天继续更新视频:小芳扶着学步车追鸡,娃在摇篮里笑得打嗝。

屏幕左下角,小黄车挂着“贵州山地腊肉”,销量又涨200。

说到底,天价彩礼把“爱情”逼成期货,性别比把“婚姻”逼成竞标。

当健康姑娘成了稀缺股,有人选择“向下兼容”,有人选择“合伙经营”。

看起来不浪漫,却让一部分被系统屏蔽的人,重新拿到上桌权。

至于能走多久,全看两个人是把日子过成“公司”,还是过成“家”。

小芳最近又接了个大单:给镇上幼儿园做80条演出裙,一条20块,工期10天。

她摇着电动轮椅去送样衣,路过村口新刷的标语——“拒绝高价彩礼,幸福从零开始”。

她笑了笑,跟阿贵说:“零也挺好,咱本来就从零开始。

晚上八点,阿贵更新视频,标题简单粗暴:“媳妇一天赚1600,比我扛水泥强。

”评论区里,光棍们排着队问:“还有拐吗?

我也愿意。

来源:左右时光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