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箭”侠侣:江苏夫妻的复合弓奥运梦!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0-19 17:11 1

摘要:秋雨绵绵,为六朝古都南京平添几分诗意。10月18日上午,细雨中的南京眼旅游区南京奥林匹克博物馆广场,化作世界箭坛的焦点。2025射箭世界杯总决赛在此燃情开赛,弓弦振动之声穿透雨幕,与现场观众的热情交织成一曲动感的体育交响乐。这不仅是一场世界顶级箭客之间的较量,

秋雨绵绵,为六朝古都南京平添几分诗意。10月18日上午,细雨中的南京眼旅游区南京奥林匹克博物馆广场,化作世界箭坛的焦点。2025射箭世界杯总决赛在此燃情开赛,弓弦振动之声穿透雨幕,与现场观众的热情交织成一曲动感的体育交响乐。这不仅是一场世界顶级箭客之间的较量,更是一个关于梦想、转变与传承的舞台。

神箭侠侣:江苏夫妻的复合弓奥运梦

在女子复合弓的赛场上,江苏扬中姑娘张心妍的出现备受关注。与她一同投身于这场比赛的,还有她的丈夫、同样转型不久的丁倚亮。这对来自江苏的“神箭侠侣”,因为一个共同的梦想,毅然踏上了从反曲弓转向复合弓的挑战之路——那便是奥运舞台。

随着复合弓混合团体成为下一届奥运会的新增项目,张心妍和丁倚亮看到了实现奥运梦想的新路径。然而,转型意味着从零开始。“从反曲弓转向复合弓,对我来说是一种挑战。”张心妍坦言,两种弓在技术动作、发力方式上截然不同,“需要在形态、发力方式等方面做出调整,通过这几个月的改变,显然还适应不够。”作为亚运会女子反曲弓冠军,她在当天复合弓的比赛中成绩并不理想,但她的眼神中却没有丝毫退缩。

丈夫丁倚亮对转型的艰辛感同身受。“这次能有幸跟顶尖选手对战,学到了很多东西。”他谦虚地说,“觉得我在复合弓这块还是有很多需要去磨合的,因为从反曲弓转复合弓也就三个多月的时间。”

尽管前路充满挑战,但夫妻二人目标一致,相互扶持。谈及奥运梦想,丁倚亮的语气坚定而朴实:“和妻子张心妍一起转练复合弓,目标肯定都是向往奥运会舞台,但是这个目标不是说我努力了就一定能实现,但有机会我们一定要全力以赴。”张心妍则用一句略带幽默的“争取‘单车变摩托’”,道出了他们敢于一搏的决心与勇气。

家乡守望:雨衣与助威棒筑起的温情看台

尽管天空不作美,秋凉袭人,但露天看台上的氛围却格外炽热。这片观众席,不仅是观赛区,更是张心妍口中“比较好的环境”的能量来源,是她感到紧张却又倍感温暖的“家乡压力”。

细心的观众或许能发现,张心妍的装备上装饰着一朵可爱的小花。“这是我的好朋友送我的。”这朵小花,是紧张赛场中的一丝温柔点缀,也仿佛是她与家乡、与所有支持者之间情感的纽带。作为东道主选手,她对这片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我是江苏扬中人……我在南京也待了很多年,因为我们专业队在南京,所以说也算半个南京人吧。在家门口的比赛感觉是回家了,还是比较开心的。”

看台上,穿着雨衣、不停挥舞着助威棒的杨本泽是众多家乡守望者中的一员。这位来自南京新城小学一年级的“小箭客”,是学校射箭社团的成员。他的妈妈介绍说,新城小学仅一年级就有23名这样的“小箭客”,每周都有训练课。“家门口的顶级射箭比赛,机会难得,社团的孩子今天基本都来现场了。”孩子们纯真的热情与好奇的目光,构成了看台上最动人的风景,也展现了射箭运动在南京深厚的群众基础与美好的未来。

“瞄准”南京眼,金陵美景与顶级赛事相映成辉

观众席的故事,远不止于本地乡亲的守望,还书写着一段南北汇聚、薪火相传的佳话。来自山西的常亮,是一位曾代表中国队夺取深圳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男子反曲弓团体金牌的前运动员,此次他特意带着年幼的儿子常锦程不远千里赶来南京观赛。

常锦程年仅3岁就开始了射箭训练,怀揣着成为一名专业射箭运动员的梦想。常亮此行,既是一位父亲对儿子梦想的守护,也是一位前辈对后辈的引领。“首先水平非常高,”常亮评价道,“所以他带着儿子和山西射箭队队员专程前来学习。”他还特别称赞了比赛的场地设置,观众席正对“南京眼”,金陵美景与顶级赛事相得益彰,增添了比赛的独特魅力。

这片精心布置的赛场与南京优美的城市风貌,同样赢得了国际友人的赞誉。赢得本次比赛女子复合弓冠军的墨西哥选手MARIANA BERNAL在分享获胜心得时特别提到,“南京是一座非常美的城市,虽然天气有些冷,但比赛氛围非常好,周边环境也非常美,希望有时间能探索这座城市。”这份来自世界顶尖运动员的肯定,让这场在细雨中进行的比赛,超越了竞技本身,成为一场展示南京城市形象、促进体育文化交流的盛会。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朱彦 严晓峰

本文来自【紫金山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