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元机器人出货量称霸全球,产业链迎来黄金十年!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0-19 07:00 1

摘要:“今年是商用化元年。”在2025可持续全球领导者大会上,智元机器人合伙人王闯宣布了这一里程碑式的消息。据他透露,智元机器人今年营收规模相比去年增长可能超过十倍,远征系列出货量约1000台,已成为全球人形机器人出货量最大的企业。

人形机器人正从实验室走向商业化爆发前夜,中国企业首次在出货量上超越国际竞争对手。

“今年是商用化元年。”在2025可持续全球领导者大会上,智元机器人合伙人王闯宣布了这一里程碑式的消息。据他透露,智元机器人今年营收规模相比去年增长可能超过十倍,远征系列出货量约1000台,已成为全球人形机器人出货量最大的企业。

01 商业化的跨越:从实验室到量产

2025年被视为具身智能机器人的商用元年。智元机器人董事长兼CEO邓泰华明确指出,全球正处于“具身智能大爆发的前夜”,2025年具身智能机器人将迎来商用化的拐点。

这一判断基于实实在在的数据支撑。截至2025年1月6日,智元机器人宣布其量产的第1000台通用具身机器人正式下线,其中人形机器人731台,轮式机器人269台。

产能爬坡速度令人惊叹。智元机器人临港工厂于2024年正式投产,截至去年12月底,该工厂已总计下线超过900台机器人。

王闯在近期大会上透露,远征整个系列出货量约为1000台,并预计明年将达到数千台级别。他自信地表示:“我们现在已经是全球人形机器人里出货量最大的企业,甚至比马斯克(出货量)更大。”

商业落地场景也逐步清晰。智元机器人已聚焦讲解接待、文娱商演、工业智造、物流分拣等八大场景,推出定制化解决方案并实现多行业规模化应用。

02 生态化扩张:华为系操盘手的全要素竞争

智元机器人展现出与其他具身智能创业公司截然不同的风格和打法。不少行业人士形容其“用经营大公司的方式创业”、“从DayOne就开启全要素竞争”。

这一策略背后的操盘手是华为前高管邓泰华。工商登记资料显示,邓泰华一直是智元机器人的创始人及实际控制人。在他的引领下,智元机器人组建了一支强大的“华为系”团队。

智元机器人表现出惊人的生态布局能力。2025年以来,公司以每月一家的速度和上市公司联合成立机器人公司。据不完全统计,从2024年7月至今,智元至少出资设立了8家合资公司

这种高举高打的策略效果显著。智元机器人在成立之后的数月内估值快速抵达10亿美金,成为全球最快跻身独角兽的具身智能公司。今年3月,智元完成了由腾讯领投的B轮融资,近期又完成了京东科技领投的新一轮融资。

03 技术突破:通用具身基座模型开启新纪元

2025年3月10日,智元机器人正式发布首个通用具身基座模型——智元启元大模型(GO-1),标志着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的深度融合迈入新阶段。

GO-1模型采用ViLLA架构,支持人类视频学习、小样本快速泛化、跨本体适配及持续进化,显著提升机器人任务成功率(平均提高32%)。测试结果显示,GO-1在倒水、清理桌面和补充饮料等任务上的成功率最高达到80%。

技术亮点方面,GO-1具备小样本学习能力,可通过分析互联网视频和人类示范,零样本下泛化新任务。其数据闭环系统结合百万真机数据集与仿真模型,实现模型持续优化。

截至2025年9月,智元机器人的通用具身基座大模型GO-1已在GitHub平台正式开源。这一举措将进一步推动整个行业的技术进步和生态繁荣。

04 产业链受益:A股上市公司全面解析

随着人形机器人产业化加速,整个产业链迎来历史性机遇。以下是智元机器人供应链核心公司梳理:

核心零部件供应商

中大力德:国产行星减速器龙头,独家供应远征A2/灵犀X1系列减速器,已实现量产突破。绿的谐波:谐波减速器独供商,获智元1万台订单,技术壁垒显著,适配高精度关节控制。奥比中光:3D视觉传感器核心供应商,支持机器人环境感知与导航,2025年订单量或超10万套。富临精工:与智元合资成立公司,独家供应电驱关节模组,复用新能源汽车技术优势。

系统集成与制造服务

均普智能:本体代工及智能制造战略合作,提供产线解决方案。双方合资成立的宁波普智未来机器人公司,第一期生产线预计年产能可达1000台蓝思科技:灵犀X1关节模组、夹爪等核心部件量产交付,深度参与组装与测试。软通动力:华为生态伙伴,深度参与机器人操作系统及具身智能大模型开发。

关键材料与零部件

禾川科技:远征A2重载机型执行器供应商,布局人形机器人整机研发与量产。柯力传感:六维力矩传感器送样验证,为力控交互提供关键支持。超捷股份:提供紧固件、PEEK材质产品及传感器基座,已获小批量订单。

05 投资建议与风险提示

投资建议

直接供应链企业优先受益:重点关注已进入智元机器人供应链并实现批量供货的公司,如中大力德、绿的谐波、奥普特等。这些企业将直接受益于智元机器人出货量的快速增长。

技术壁垒高的核心环节:减速器、伺服系统、控制器等核心零部件是机器人的关键组成部分,技术壁垒高,供应商溢价能力强,建议重点关注绿的谐波、汇川技术等。

产能布局与合作深化:已与智元机器人成立合资公司的企业,如富临精工、均普智能等,合作关系深厚,不仅受益于当前订单,更可能参与长期技术迭代。

风险提示

技术迭代风险:具身智能行业技术路线尚未完全统一,技术快速迭代可能导致现有方案被替代。智元机器人的大模型能力与竞争对手相比仍有差距,今年3月发布的启元大模型仅能完成相对简单的“PPT”操作。

商业化进度不及预期:当前人形机器人主要应用于科研教育、展示体验等有限场景,真正大规模工业应用仍需时间。富临精工工程部主任邓扬指出,当前机器人效率仅达到人类的60%-70%

行业竞争加剧风险:除智元机器人外,国内还有宇树科技、银河通用等多家企业竞争。随着行业热度上升,更多参与者可能进入,导致竞争加剧。

估值过高风险:智元机器人估值已高达150亿元,随着估值高企,公司面临更大的商业化和技术压力。产业链相关公司估值也需警惕。

随着智元机器人在上海临港工厂的产能持续爬坡,以及更多商业应用场景的突破,中国

来源:龙头部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