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时50分霜降,今年霜降早10多天,老人说“来年荒”,有啥寓意?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0-19 06:59 1

摘要:描述:今年霜降比往年早到10多天,老一辈说“来年荒”,这说法靠谱吗?霜降提前到底有啥影响?气候、农业、生活……这篇推文带你一探究竟。

描述:今年霜降比往年早到10多天,老一辈说“来年荒”,这说法靠谱吗?霜降提前到底有啥影响?气候、农业、生活……这篇推文带你一探究竟。

#在头条安利我的兴趣#

今天早上刷手机,突然看到一条消息:今年霜降时间是公历10月23日11时50分39秒(农历九月初三,星期四),属于九月初霜降,而往年是九月中,今年比往年早了10多天。这消息一出来,评论区直接炸了锅。有人说“早霜降,冷得快”,也有人念叨着老一辈的口头禅:“霜降早,来年荒。”

这“来年荒”到底啥意思?是说明年要闹饥荒?还是气候反常?带着一肚子疑问,我翻资料、问老人,终于把这事儿搞明白了。今天就跟大家唠唠,霜降提前到底藏着啥秘密。

霜降,是二十四节气里的第18个,也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按老话讲,“霜降见霜,米谷满仓”,意思是这时候该下霜了,庄稼收成好。可要是霜降来得早,或者下霜的时间不对,老人们就觉得“不对劲”。

今年的霜降时间是公历10月23日11时50分,而往年大多在公历11月初。提前了10多天,确实算“早到”。老一辈为啥这么在意?因为他们靠天吃饭,节气就是“天气预报”。霜降早,意味着冷空气来得急,可能影响冬小麦播种、果树越冬,甚至来年的收成。

有人说“来年荒”是迷信,其实不然。老话能传下来,多少有点道理。

第一,影响冬小麦播种。

霜降早,气温降得快。冬小麦得在10℃左右播种,要是地温太低,种子发芽慢,甚至烂在地里。农民得抢时间,可提前10多天,播种期缩短,容易手忙脚乱。

第二,果树容易冻伤。

苹果、梨这些果树,得在霜降后慢慢“练冻”,让树皮和枝条适应低温。要是霜降早,冷空气突然杀到,果树没准备好,可能冻坏花芽,影响明年开花结果。

第三,秋粮收成可能受影响。

玉米、大豆这些秋粮,得在霜前收完。霜降早,意味着初霜可能提前,要是还没收完,粮食会被冻坏,品质下降。

不过,专家也说了,现在农业技术发达,比如地膜覆盖、温室大棚,能抵消一部分霜降早的影响。但老话还是提醒我们:天气反常,得提前准备。

霜降提前10多天,是不是气候变暖的信号?还真有点关系。

气象学家说,全球变暖会导致极端天气增多,比如冷空气南下更猛,暖湿气流来得更急。霜降提前,可能是冷空气活动提前的信号。比如今年10月,北方已经经历了几轮降温,比往年冷得早。

不过,单凭一年的霜降时间,不能断定气候趋势。但老话“霜降早,来年荒”,其实是在提醒我们:天气越来越“任性”,得学会适应。

不管“来年荒”是不是真,霜降来了,咱们得顺着节气过日子。

第一,吃对东西。

老话讲“霜降吃柿子,不会流鼻涕”。柿子、梨、萝卜这些润燥的食物,这时候吃最合适。羊肉、牛肉也能暖身,但别吃太燥的,容易上火。

第二,穿暖别冻着。

霜降后,早晚温差大,老人小孩得注意添衣。尤其是脚踝、脖子这些地方,别露着,容易感冒。

第三,农民朋友得抢收。

还没收完的秋粮,赶紧收!别等初霜来了,粮食烂在地里。冬小麦播种也得抓紧,别让地温降得太低。

第四,心态放平。

老话是经验,但不是“判决书”。现在科技发达,就算霜降早,也能想办法应对。别听风就是雨,该干啥干啥。

“霜降早,来年荒”这句老话,听起来有点吓人,但背后是古人对自然的敬畏和观察。现在咱们有气象预报、有农业技术,不用太慌,但也得听进去——天气反常,就是提醒咱们:得提前准备,得尊重自然。

霜降来了,不管早还是晚,咱们都该好好过日子。吃口热乎的,穿件暖和的,心里踏踏实实的,比啥都强。

你家乡有啥关于霜降的老话?评论区聊聊,看看谁家的更有意思。

来源:农村代言人v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