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64年10月16日,罗布泊上空一声惊雷震彻天地,一批心怀家国的科学家铸就了中国打破核垄断的伟大胜利。今天,在太行山坳的 “创新战场” 上,新一代科研人员正在中医药现代化的征程上,开辟着让中国中药走向世界的崭新航路。
1964年10月16日,罗布泊上空一声惊雷震彻天地,一批心怀家国的科学家铸就了中国打破核垄断的伟大胜利。今天,在太行山坳的 “创新战场” 上,新一代科研人员正在中医药现代化的征程上,开辟着让中国中药走向世界的崭新航路。
今年,海归李博士没有选择北上广,而是令人意外的选择了太行老区的振东集团。为什么会有这种选择?
“振东是一家伟大的企业,它让中医药走向国际的宏伟目标深深吸引了我。在这里,我一定能实现我的价值。”李博士坚定地说。
和李博士一样,还有35名博士在这里工作,支撑他们的是振东集团建有的集团科技中心、北京药物研究院、上海药品创新中心、中-澳分子研究中心四大研发平台,还有价值数亿元的尖端设备,年均超3亿元的研发投入,成为他们最坚实的依托。
2004 年成立的科技中心,“国家企业技术中心” 金字招牌熠熠生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院士工作站、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等牌匾挂满大门两侧,更拥有高效液相色谱仪、液质联用仪、气相色谱仪等超 100 台高精尖设备,2019 年通过 CNAS 国际认证,检测结果国际通认。
中医药走向国际,必须科研先行。李安平提出“科研国际化、产品国际化、产业国际化”三步走战略,为中医药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与发展绘制了清晰的路线图。国际上,与美国NCI、美国安德森癌症中心、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荷兰SU生物公司等多家国内外科研院所合作,进行新药研制开发,大力推动中医药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其中,振东中-澳分子研究中心意义非凡 —— 它是我国中医药领域首个国际化校企联合平台,落户世界知名的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中心面向全球招聘特设教授,以系统生物学、网络生物学为基础,在分子层面开展中医药创新药物、技术与理论研究,尤其聚焦振东核心产品 “岩舒” 的深度研发。
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国际著名生物科学家David教授,是诺贝尔奖的有力竞争者。多年来,他发表有关“岩舒”深度研究SCI论文15篇,并刊文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肿瘤标靶》,“复方苦参注射液抗肿瘤机制研究”获得重大突破,让振东中医药研究蜚声海内外,为振东国际化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
振东集团以创新为科研引擎,将研发成果转化为市场竞争力。布局急救改良新药,引进肾上腺素鼻喷雾创新制剂;完善皮科精准治疗生态,引入非激素类吡美莫司软膏;精准发力泌尿肿瘤领域,升级新一代恩扎鲁胺软胶囊;申请妇用乳杆菌二联活菌胶囊上市并取得关键进展,稳步构建创新药战略;安欣制药米诺地尔溶液剂生产线马上通过美国FDA认证,产品即将打开国门,走向世界。
前景可期,未来已来。振东将以“山西名片、中国名牌、国际品牌”为目标,深入发掘中医药宝库精华,大力推动中医药国际化事业创新发展,阔步走向国际舞台,唱响“中国振东,创新中药,让世界爱上中医药”!
来源:中晨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