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见过退婚时争彩礼多少的,可真没见过因为拍婚纱照时一张拥抱合影,就硬要3万“补偿费”的,河南万先生这事儿,最近让不少走相亲订婚流程的人都倒吸了口凉气。
见过退婚时争彩礼多少的,可真没见过因为拍婚纱照时一张拥抱合影,就硬要3万“补偿费”的,河南万先生这事儿,最近让不少走相亲订婚流程的人都倒吸了口凉气。
要知道,20万彩礼、全套四金都交了,婚期都定在2025年11月29日了,连婚纱照都拍好,女方却突然说“你太老实、工资低”要悔婚,还补了句“这拥抱照让我吃亏了,得扣3万报废费”。
更让人想不通的是,明明按规矩该全额退彩礼,万先生最后却只拿回17万,宁愿接受调解也不打官司。
是他性子太“软”?还是这3万背后,藏着咱们普通人维权时都绕不开的麻烦?
聊万先生的事之前,先跟大家说组数据吧,某省高院之前公布过2023年的彩礼纠纷案子,里头判男方胜诉的比例超70%,可最后能全额拿回彩礼的执行到位率,才刚过60%。
换句话说,就算法院判你赢,你也可能面临“钱要不回来”的尴尬,这其实就是很多人遇到彩礼纠纷,宁愿妥协也不打官司的核心原因。
而万先生遇上的事,就是这个坑的典型例子。
他和女方是2024年经媒人介绍认识的,处了快一年,2025年1月正式订了婚。
从相亲到订婚的流程都挺常规,双方家长谈好20万彩礼和四金,敲定11月29日办婚礼,连婚纱照都拍了,所有人都觉得这婚事稳了。
可偏偏临到婚期,女方突然变卦,理由是“嫌你太老实、工资低”。
这话其实根本站不住脚,处了快一年,男方的性子、收入又不是临时冒出来的新问题,早不嫌弃晚不嫌弃,偏偏等彩礼、四金都拿到手才说,更像“骑驴找马”没找到更好的,才想半路抽身。
可抽身归抽身,女方还额外提了“拥抱照吃亏”,要扣3万“补偿费”,这操作连撮合过1000对新人的媒人都懵了,直说“干这行这么多年,头回见用拥抱合影要钱的”。
万先生不是没纠结过要不要争到底,可一打听身边人的经历,他就犯了难,有个朋友去年也遇到类似纠纷,打官司耗了10个月,光律师费、诉讼费就花了2.8万。
最后虽说赢了,却发现女方早把彩礼转去娘家了,名下连点可执行的财产都没有,到现在钱都没拿到。
这么一对比,接受调解拿回17万,反倒成了“及时止损”的选择。
女方说的“拥抱照吃亏”,乍一听确实离谱,但细琢磨琢磨,这背后其实是对“情感互动”的拧巴理解,把亲密关系里的正常接触,当成了能计价的“交易”。
先按常理说,恋爱或者订婚的时候,牵个手、抱一下、拍个合影,本就是表达好感的正常事儿,谁会提前说好“拥抱一次多少钱”?
要是按女方这逻辑往下推,那俩人一起逛过的街,是不是得算“陪伴服务费”?
一起吃过的饭,是不是得按“共享餐费”折算?更别说拍婚纱照本就是双方自愿的,当时没说啥,退婚了倒拿照片当“吃亏证据”,说到底,就是把“情感付出”当成了“讨价还价的筹码”。
所以说,女方这理由不光不合情理,在现实里也没几个人认。
更值得留意的是俩人相处时的细节,据媒人回忆,订婚前后女方还问过她好几次“万先生还有没有其他相亲对象”“彩礼能不能再多要点儿”。
甚至拍婚纱照的时候,特意说“多拍点单人照,少拍亲密的”,这些细节拼在一起,不难看出女方对这段关系的“功利心”,更在意彩礼和自己能“得多少”,而不是感情本身。
等发现“没占到更多便宜”,就用“拥抱照吃亏”来少退钱,说白了,就是不想全额退钱找的借口。
万先生这事儿,与其说这是他一个人的倒霉事,不如说是给所有走相亲订婚流程的人敲了个警钟,婚姻不是“先收钱再抽身”的买卖,订婚时多注意点细节,才能避免事后扯皮。
这里给大家整理了3个实用的避坑细节,尤其适合靠相亲谈婚论嫁的朋友。
第一个要注意的是,彩礼、四金得留“书面凭证”,别光信口头说的。
很多人觉得“都要结婚了,写协议太见外”,结果事后出问题没证据。
其实该这么做,和对方一起写份《订婚财物约定》,把彩礼金额、支付方式(最好是银行转账,备注“彩礼”,别用现金)、四金的品牌和重量写清楚。
还要加上“没办结婚登记、一方悔婚的话,彩礼和四金得全额退”的条款。
最好让双方家长也签字,或者找媒人当见证人,这样就算事后有纠纷,也有书面证据撑着。
第二个细节,相处时多观察“价值观”,别只看“条件配不配”。
女方的“功利心”其实早有苗头,问其他相亲对象、在意彩礼多少、拍婚纱照回避亲密合影,要是万先生早留意这些,说不定能更早判断这段关系合不合适。
相亲的时候,别只盯着对方的收入、工作,更要看看TA对“钱和感情”的态度,比如TA会不会把“彩礼多少”当成“面子”,会不会把“情感付出”和“物质回报”绑在一起,会不会在小事上斤斤计较。
要是发现对方更看重“利益”而不是“感情”,就算条件再匹配,也得多想想,毕竟结婚是要一起过日子,不是做一笔“随时能撤的买卖”。
第三个细节,遇到纠纷别慌,先算“成本账”再决定。
真要是遇上退婚纠纷,别一上来就想着“打官司争口气”,先算清楚3笔账,时间账(自己有没有精力耗8个月以上)、费用账(律师费+诉讼费要花多少)、执行账(对方有没有能执行的资产)。
要是对方有稳定工作、名下有资产,打官司可能更划算,要是对方没固定收入、资产早转移了,不如考虑调解,哪怕少拿一点,也能及时止损。
当然,调解的时候也得留证据,比如签个《调解协议》,把退款金额、支付时间写清楚,别让对方事后反悔。
万先生这3万“损失”,看着是3万块的事儿,其实是给“婚姻本质”敲了个醒,结婚不是“彩礼到手就完事儿”,也不是“亲密互动要算钱”,而是两个成年人凭着信任和感情,愿意一起扛生活的事儿。
那些把拥抱当“收费项目”、把退婚当“变相赚钱”的人,或许能暂时少退点钱,却丢了最珍贵的“真诚”,毕竟没人愿意跟只看重利益的人过一辈子。
而对咱们普通人来说,订婚时多留个心眼,遇到纠纷时理性算“成本账”,不是“软弱”,是对自己负责。
希望大家都能记住,好的婚姻,从来不是“谁占了谁的便宜”,而是“咱们一起把日子过好”。
别让彩礼、一张合影这种外在的东西,冲淡了感情本该有的温度。
来源:娱乐女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