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4年到2025年,中美贸易又闹了点动静,中国买美国大豆少了,降了四成多,美国农民种的地也少了,可他们没喊苦,因为早有准备,八成以上的农场主都买了农业保险,这保险不是白买的。
2024年到2025年,中美贸易又闹了点动静,中国买美国大豆少了,降了四成多,美国农民种的地也少了,可他们没喊苦,因为早有准备,八成以上的农场主都买了农业保险,这保险不是白买的。
这些保险不只赔天灾,保险公司会帮农民在期货市场卖空大豆,价格一跌,期货账户就赚钱,农民拿到的补偿能补上卖豆子少赚的那部分,说白了,农民不用自己扛价格波动,有人替他们顶着,这系统从播种前就开始了,一直管到收成结束。
美国这套做法不是新来的,芝加哥期货交易所从1848年就开着,本来就是给农民挡价格波动的,现在跟农业部、保险公司搅在一块儿,政府一出产量预测,期货市场立马跟着动,农民看价格决定种多少,保险公司拿数据算保费,每一步都搭着走,没人瞎忙活。
中国这边还刚起步,只有苹果、鸡蛋这些少数东西试过保险加期货,全国用上这办法的农民不到一成,大多数人连期货是啥都没听过,更别提自己去操作,地方上的试点就像在小河沟边垒几块石头,风一猛、浪一打,还是扛不住。
金融工具救不了销量,中国不买,美国大豆就堆在仓库里,出口少了快两成,南美那边巴西和阿根廷产量涨得快,运到亚洲还比美国便宜,芝加哥还能定价格,但买家一个个都往南美跑,美国农民能撑住,但想赚到钱就难了。
中国也在学,有些农企和合作社开始试保险加期货,可农民觉得贵,也不懂怎么操作,期货市场里交易的人少,价格容易被盯上,政府各部门之间配合也总跟不上,2012年银行就提过农产品远期合约,到现在十三年了,还是慢悠悠的,一点动静都没有。
美国农民不怕贸易战,因为他们从种地第一天起,就靠金融网兜着,中国农民还得看天吃饭,有些地方试了点办法,但管不了多少事,真正决定能不能熬下去的,不是地肥不肥,而是谁能把风险转出去,这场大豆战,输赢不在码头,而在电脑屏幕上跳动的数字里。
谁在定价格,谁在扛风险,谁在偷偷转嫁损失,你猜,下一个倒下的会是谁。
来源:阅微文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