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发现“餐食记忆”神经元,揭示暴饮暴食神经机制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0-18 07:27 1

摘要:研究人员在实验鼠大脑中发现形成进食记忆的特殊神经元群,这些细胞能同步记录饮食内容与进食时间。发表于《自然-通讯》的研究表明,位于腹侧海马体的神经元在进食时激活,形成被称为"餐食印迹"的特殊记忆轨迹,这种神经编码专门存储进食经历的多维信息。

最新研究发现,大脑中存储进食记忆的神经元活动机制表明:模糊的餐食记忆可能欺骗大脑再次产生饥饿感。

研究人员在实验鼠大脑中发现形成进食记忆的特殊神经元群,这些细胞能同步记录饮食内容与进食时间。发表于《自然-通讯》的研究表明,位于腹侧海马体的神经元在进食时激活,形成被称为"餐食印迹"的特殊记忆轨迹,这种神经编码专门存储进食经历的多维信息。

南加州大学文理学院生物科学教授斯科特·卡诺斯基(Scott Kanoski)解释道:“印迹是记忆在大脑中留下的物理痕迹。餐食印迹如同精密生物数据库,同步存储进食场景、时间等多类信息。”研究首次证实,实验鼠在啃咬间隙的短暂停顿期会自然扫描进食环境,此刻海马体特定神经元正整合多源信息形成记忆。

博士后研究员莱亚·德卡里-斯佩恩(Léa Décarie-Spain)指出:“当注意力被手机或电视分散时,大脑无法正常编码进食体验,导致形成薄弱或不完整的餐食印迹。”这解释了为何心不在焉地进食(如边看屏幕边吃零食)会损害记忆形成并引发过量摄入。

研究团队运用先进神经科学技术实时观测进食时的大脑活动,发现:

餐食记忆神经元区别于其他记忆细胞;定向破坏这些神经元会削弱对食物位置的记忆,但不影响其他空间记忆;海马体与下丘脑外侧区的神经连接被阻断后,实验鼠出现暴食且遗忘进食地点。记忆障碍患者(如痴呆症、脑损伤)因无法形成进食记忆而频繁进食;强化餐食记忆可能成为体重管理新靶点;卡诺斯基强调:“记住饮食内容与时间对健康饮食的重要性,不亚于食物选择本身。”

研究资助:该项目获魁北克研究基金博士后奖学金、阿尔茨海默病协会研究基金(AARFD-22-972811)、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研究生科研奖学金(DK105155)及美国国家糖尿病与消化和肾脏疾病研究所基金(K104897)资助。

参考文献:《腹侧海马体神经元编码进食记忆》,作者:Léa Décarie-Spain、Matthew R. Hayes 和 Scott E. Kanoski 等,2025年6月11日发表于《自然-通讯》。DOI: 10.1038/s41467-025-59687-1

来源:康嘉年華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