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4岁女童失踪后寻回:10公里外山沟找到,自称睡醒自行下车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0-18 01:37 1

摘要:近日,建平县黑水镇大营子村的山沟里传来一声哽咽的欢呼。4岁的丁一(化名)蜷缩在枯黄的蒿草窝里,红色上衣被露水浸透,却仍攥着半根啃过的枯玉米——这是她失联44小时里唯一的“食物”。当救援队员刘大鹏拨开齐腰高的杂草时,小姑娘仰头说了句:“叔叔,我要找奶奶。”

辽宁4岁女童失踪后寻回:10公里外山沟找到,自称睡醒自行下车

近日,建平县黑水镇大营子村的山沟里传来一声哽咽的欢呼。4岁的丁一(化名)蜷缩在枯黄的蒿草窝里,红色上衣被露水浸透,却仍攥着半根啃过的枯玉米——这是她失联44小时里唯一的“食物”。当救援队员刘大鹏拨开齐腰高的杂草时,小姑娘仰头说了句:“叔叔,我要找奶奶。”

10月15日13:40:车窗缝里的“红色消失”秋收的玉米地泛着金黄,63岁的丁大爷将孙女留在面包车里。车窗留了10厘米缝,玩具熊塞进她怀里。20分钟后,老伴小跑着回车旁,发现车门锁扣还卡着,车窗却被推至半开——座椅上只剩皱巴巴的外套,粉色皮筋掉在脚垫上。

“丁丁!”奶奶的呼喊惊飞了地头的麻雀,田埂上的露水沾湿了她的布鞋,却再听不到孩子软糯的回应。15日14:16:1.2万人的“红色追踪”报警电话拨通12分钟后,黑水镇派出所的警车碾着碎石开进田间。民警李建军记得,丁大爷的手在接报案笔录时抖得握不住笔:“娃穿红衣裳,鞋上有小熊图案……”当天18时,内蒙古狼途救援队的60人带着热成像仪抵达,9架无人机升空时,夕阳把机翼染成血色。

村民程秀兰煮了50碗热汤面,看着救援队员蹲在田埂上扒拉,“手冻得握不住筷子”。16日03:00:手电筒连成的“生命星河”深秋的夜风裹挟着4℃的寒意,400名救援队员在30米高的断崖边排成斜线。“丁丁——回家吃饭啦——”的呼喊声此起彼伏,辅警王威的嗓子已经沙哑。热成像仪扫过17个窑洞,却只发现夜宿的山鸡。

丁一的父亲丁强(化名)从贵州驱车28小时赶回,胡子拉碴的脸上还沾着服务区的尘土,他蹲在面包车旁,用红漆在寻人启事上一遍遍描着女儿的轮廓。16日18:00:悬赏10万的“红色焦虑”“找到丁丁,酬谢10万!”村里的大喇叭循环播放,小超市的老板娘把寻人启事贴在冰柜上。

丁一的妈妈胡女士在高铁上接到视频,看到女儿的粉色皮筋躺在车座,突然捂住嘴无声落泪——两天前,她还在电话里答应女儿:“秋收后就接你去贵州上幼儿园。”17日07:00:无人机镜头里的“红色信号”蓝天救援队的张伟操控无人机升至200米高空,镜头扫过隔壁村的山沟时,一抹褪色的红突然闯入画面——不是热成像的光斑,而是布料的纹理。

7倍变焦下,红色衣角被蒿草勾住,露出半截蓝色裤腿。“坐标N41°27′15″!”对讲机里的声音带着颤音,地面搜救队的铁锹砍断荆棘,一路狂奔时踩落的碎石滚进山沟。17日09:30:草窝里的“生存密码”丁一的小脚丫冰凉,却还能蹬腿。她告诉救援人员:“睡醒找不到奶奶,掉沟里了。”法医后来在她膝盖发现松针划痕——这是她自己走了2公里山路的“证据”。

更幸运的是,昨夜降雨时,她躲进了石缝,蒿草形成的“窝”挡住了寒风。镇长暴先生记得,孩子喝光了三杯水,吃蛋糕时嘴角沾着奶油:“问她怕不怕,她说‘有小熊陪着’——敢情把草窝当家家了。”

送医路上:44小时的“红色守护”救护车里,护士王芳剪开丁一的鞋袜,发现脚底三处擦伤,都是朝着家的方向。手机里存着的监控显示,15日14:02,面包车附近的土路上,确实闪过个红色小点,蹦跳着朝玉米地深处走去。

丁强攥着女儿的小手,突然想起她睡前总爱哼的儿歌:“拉大锯,扯大锯,姥姥门前唱大戏……”家属重逢:悬赏金的“温暖反转”县医院走廊,丁一的爷爷丁大爷颤抖着摸出孙女的小皮筋,给她重新扎好头发。此前张贴的10万元悬赏启事,此刻被他改成了“感谢好心人”的红纸:“钱留给救援队买装备,娃的命是大家捡的。”

内蒙古救援队的队长卢晓军婉拒了酬金,指着丁一的红上衣:“这身衣裳救了她,红色在草里太扎眼。”社会回响:1.2万次弯腰的“红色温度”截至17日18时,抖音 #辽宁女童获救#话题播放量破10亿,评论区塞满“红衣服救了娃”“向救援者致敬”的留言。

村民曲大姐记得,16日凌晨,她看见派出所所长王威蹲在石头旁抹眼泪——这个平时总板着脸的汉子,找到孩子时抱着她直说:“丁丁,大爷带你回家。”

暮色中的大营子村,玉米收割机还在轰鸣。丁一家的面包车旁,不知谁放了束野花,红色的花瓣上沾着露水,像极了那个在草窝里等待的清晨。这场44小时的生死营救,最终定格在无人机镜头里的微小颤动——那是生命对生命的回应,也是1.2万次弯腰的重量。

来源:宝华谈育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