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博越L十月前三周周均6000台,丰田RAV4荣放直接甩出2.5万优惠,销售朋友圈配文——“错过这波,年底指标自己扛”。
“再不买油车,4S店就要改卖奶茶了?
”
国庆回老家的动车上,我刷到一条消息:博越L十月前三周周均6000台,丰田RAV4荣放直接甩出2.5万优惠,销售朋友圈配文——“错过这波,年底指标自己扛”。
那一刻,车厢里全是刷短视频的笑声,我却替新能源车主感到一丝凉意:油车怎么又支棱起来了?
先别急着喊“真香”。
我上周陪表弟去吉利店里,博越L 2.0T尊贵版,裸车13万出头,贷款再送三年保养,销售小哥嘴快:“哥,混动版11月就到,但价格肯定没现在狠。
”一句话把犹豫期直接砍没,现场订了三台,其中一台是隔壁来看星越L的小姐姐临时加的,理由简单——“油车能跑1000公里不找充电桩,混动也省不了几个钱,干嘛当小白鼠。
”
另一边,途观L降4万的消息像病毒扩散。
上汽大众销售告诉我,店里9月最后一周订单翻了一倍,可老板脸上没笑:“卖一台亏一台,厂家返点填不满折扣。
”他偷偷指了指仓库那排ID.4,“电车压货快顶到天花板,油车再不回血,季度返利全泡汤。
”一句话,价格战不是福利,是续命。
日系更尴尬。
本田CR-V换代空窗,销量直接掉三成,老车主群都在等新内饰,可新车到店要到年底,销售只能拿“保值率”硬拗。
我大学同学在广州做汽贸,他说现在提RAV4荣放,现金优惠2.5万再送镀膜,算下来单车毛利不到两千,“卖车不如卖保险”。
乘联会数据说9月油车SUV份额回到42%,听着提气,其实全靠12.8%的平均折扣硬拉。
车企不是慈善家,算盘珠子打得啪啪响:新能源补贴延续,电车继续吃政策饭,油车再不冲量,明年连生产线都保不住。
于是出现诡异画面——一边4S店直播“燃油车最后的狂欢”,一边厂家内部邮件写着“2025年停售纯燃油”。
销售顾问嘴上说“放心买”,心里想的却是“清完这台算一台”。
真正让我下决心写这段的,是老家表哥那句:“电车省油,油车省命。
”他跑工地,冬天零下十度,电池掉电像漏勺,客户一个电话就得往山里冲,油车一把就着,后备箱再塞两桶散装汽油,心里踏实。
别笑他土,中国还有5亿人的日常是这样。
续航焦虑不是键盘侠的段子,是真实存在的生存需求。
可别以为油车就此翻身。
吉利财报写得明白,博越系列前三季度18万辆,同比增23%,但单车净利润下滑8%。
薄利多销的尽头是“赔本赚吆喝”。
更狠的是,比亚迪护卫舰07、大众ID.系列已经把中型SUV价格打到20万区间,明年混动SUV再冲15%份额,油车只剩两条路:要么再降价,要么退市。
现在买油车,像抄底诺基亚——便宜是真便宜,淘汰也是真淘汰。
所以,怎么看这波“油车回光”?
一句话:车企清库存,消费者捡漏,双方心照不宣。
想要十年开不坏,趁年底优惠入手,记得挑保有量大的机型,配件不愁;想开三五年就换,直接新能源,别回头。
最怕的是夹在中间,听销售一忽悠买了冷门油车,明年停产,修车得海淘零件,那才叫真·韭菜。
火车到站,我合上手机。
,求油价别再涨。
我回他:省那两块油钱不如求车企别倒闭,售后还在,比啥都强。
来源:正能量海燕AM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