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AI成人模式引爆千亿赛道!AI陪伴经济迎来爆发前夜(附名单)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0-18 00:21 1

摘要:开放、欲望与情感需求,正推动AI陪伴赛道从边缘走向中心,一个前所未有的投资风口正在形成。十年前,我们无法想象与机器交谈;今天,我们开始期待机器能懂我们的情感。OpenAI首席执行官萨姆·奥特曼的一纸声明,让AI陪伴赛道骤然升温。

开放、欲望与情感需求,正推动AI陪伴赛道从边缘走向中心,一个前所未有的投资风口正在形成。十年前,我们无法想象与机器交谈;今天,我们开始期待机器能懂我们的情感。OpenAI首席执行官萨姆·奥特曼的一纸声明,让AI陪伴赛道骤然升温。

他宣布,今年12月,ChatGPT将推出年龄验证机制,允许通过验证的成年用户解锁“成人模式”,包括生成此前被限制的内容。

这意味着,AI将从纯粹的生产力工具向情感伴侣角色转变。而这背后,隐藏着一个即将爆发的千亿级市场。

OpenAI此次政策调整并非偶然。去年末,奥特曼就已透露支持成人模式的计划,当时在用户新功能投票中,“成人模式”甚至力压AGI、升级版GPT-4等功能,高居需求榜首。

更深层的原因在于AI行业面临的残酷现实:巨大的投入与盈利压力。尽管OpenAI在2024年营收达37亿美元,却依然亏损50亿美元。据奥特曼估算,公司可能要到2029年才能盈利。 在这种压力下,寻找高粘度、高付费意愿的应用场景成为必然选择。

马斯克旗下的Grok早已先行一步。今年7月,Grok为付费用户推出3D虚拟伴侣角色“Ani”,内置好感度机制,用户通过互动提升好感度后可解锁成人模式。 这一功能上线后迅速在社交媒体引发热潮。

开放式AI陪伴的商业模式已被验证。投资机构ARK Invest预测,“AI+情感陪伴”全球市场规模将飙升至700亿-1500亿美元,年均增长率超过200%。

虚拟伴侣应用:情感连接的新载体

虚拟伴侣应用正成为Z世代的情感出口.Character.AI、Replika等应用让用户可以与虚拟角色进行深度互动,甚至建立情感连接。

这些应用的魅力在于其高度个性化。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偏好定制伴侣的性格、外貌和互动方式,获得现实中难以企及的“完美关系”。 数据显示,2024年AI陪伴应用总下载量达1.1亿次,内购收入突破5500万美元,同比增长652%。

约65%的AI陪伴用户处于18-24岁的年龄层,年轻消费者群体更愿意为情绪价值买单。

2.AI硬件陪伴:从虚拟到实体的跨越

AI陪伴硬件正从虚拟走向实体。日本机器人公司Groove X制作的陪伴机器人LOVOT,售价高达29800元,却已在日本出货超过万台。

这些AI宠物不仅强调“情绪价值”,还成为了一种社交货币。 LOⅤOT的主人拥有自己的社群,分享“养娃”心得。

中国AI情感陪伴行业市场规模预计将从2025年的38.66亿元增长至2028年的595.06亿元,期间年复合增长率148.74%。

情感计算平台:下一代人机交互基础

除了直接面向消费者的产品,情感计算平台作为AI陪伴的基础设施同样蕴含机会。多模态情绪识别、长期记忆机制等技术将成为核心差异化能力。

长期记忆是当前AI陪伴产品的核心痛点。 有用户吐槽:“最大的问题其实是AI的记忆力,对陪伴来说实在太短了。用AI一年,更像是认识了365次的陌生人,而不是一个相伴365天的老朋友。”

预计2026-2028年是长期记忆与持续交互能力实现规模化突破的关键窗口期。

资本市场对AI陪伴赛道的反应迅速而激烈。头豹研究院报告显示,2025年至2028年,中国AI情感陪伴行业的市场规模预计将从38.66亿元跃升至595.06亿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148.74%。

苹果被爆料正计划推出一款可作为虚拟伴侣的桌面机器人,作为其人工智能战略的核心布局之一。

雷军、俞敏洪、朱啸虎等投资大佬已相继出手,投资了一批以“AI陪伴”为定位的初创公司。

当前AI陪伴产品普遍存在技术短板。 除长期记忆问题外,情感识别的精准度、多轮对话的自然流畅度等都存在提升空间。

商业化模式不清晰

订阅制是AI陪伴产品主流商业模式,但付费转化率普遍较低。 如何平衡情绪价值与商业价值,是行业共同面临的挑战。

伦理与隐私风险

AI陪伴产品收集大量用户数据,包括对话记录、情感偏好等敏感信息。 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是重大隐患。

法律监管不确定性

AI生成成人内容面临法律灰色地带。 多数国家尚未就“AI生成成人内容”建立完善的法律框架,平台的责任边界、用户隐私保护、数据滥用监管等问题仍待明确。

未成年人保护是绝对红线。

尽管OpenAI设计了年龄验证机制,但未成年人使用父母身份证件验证、通过成年人代为注册账号等规避手段层出不穷。

随着AI情感陪伴作为一种基础能力赋能百业,融入游戏、教育、医疗、康养等场景,它将为用户提供更富情感的多元化体验。

十年后,拥有AI伴侣可能会像今天养宠物一样平常。 而在这个未来完全到来之前,理解其商业逻辑和风险边界,是投资者需要做好的功课。

来源:阁中品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