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0月17日,贵阳学院迎来了一场学术与思想的盛宴。由贵阳学院泰国研究中心、贵阳学院文化传媒学院主办的“区域国别学视域下中华文化国际传播”会议在贵阳学院举行。
10月17日,贵阳学院迎来了一场学术与思想的盛宴。由贵阳学院泰国研究中心、贵阳学院文化传媒学院主办的“区域国别学视域下中华文化国际传播”会议在贵阳学院举行。
会议现场
来自国际、国内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区域国别学视域下中华文化国际传播”这一核心议题展开了深入而热烈的讨论。“区域国别学”作为一个新兴而重要的学科视域,为中华文化国际传播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深刻的思考。
贵阳学院党委副书记马力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不仅是单向的展示,而是双向乃至多向的互动交流、互鉴共进。”贵阳学院党委副书记马力表示,基于区域国别学视域下的中华文化传播,超越了文化传播中简单化的“输送——接收”模式,倡导的是一种“深度对话——精准对接”的传播新模式,这样的传播模式必须建立在对目标区域与对象国的历史脉络、社会结构、文化心理和价值观念的深切洞察之上。这种“国别化+中华文化”的传播路径,能更好实现中华文化的精准传播。
泰国皇太后大学助理教授宋雪锋(泰国籍)
会上,多位专家学者分享了前沿研究成果。“随着抖音(TikTok)和微信等新媒体平台的普及,中华文化通过短视频、网络剧与跨境电商进入泰国社会。泰国年轻人尤其活跃于这些平台,他们通过模仿中文歌曲、学习中国舞蹈与参与短视频挑战,成为数字传播的核心受众群体。”泰国皇太后大学助理教授宋雪锋(泰国籍)分享了“一带一路”背景下的中泰经济关系与中华文化在泰国的传播路径演变。
泰国皇太后大学讲师周海(泰国籍)
“在泰国曼谷地区,华人民间戏剧是当地具有标志性的华人民俗活动,也是该社区集体生活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泰国皇太后大学讲师周海(泰国籍)以曼谷华人社区为例,探讨了社会变迁视野下的泰国华人民间戏剧的历史发展与演变过程。
会议还设置了线上交流环节,大连外国语大学汉学院副院长、副教授曹波,大连财经学院讲师、北京语言大学博士研究生邱竹等专家学者通过线上连线,分别就国际中文教师国家安全意识培育的价值内涵、目标导向与实践路径,国家价值观念国际传播的价值审视、渠道建构与提升路向等议题发表了独到见解。
此外,来自四川外国语大学、贵州大学、贵州民族大学、贵州师范学院、莆田学院、贵州黔南经济学院、贵州黔南科技学院等多所高校的专家学者也纷纷围绕“区域国别学视域下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展开交流讨论。
主旨发言评议环节,西安交通大学新闻与新媒体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张媛对各位发言人的精彩发言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就如何进一步优化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策略提出了宝贵建议。
与会者纷纷表示,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继续深化研究,进一步做好区域国别学视域下中华文化国际传播。
据介绍,贵阳学院泰国研究中心成立于2015年,2017年被选定为教育部备案中心,2020年获批教育部高校国别和区域研究高水平建设单位。截至目前,中心成员获批国家级科研项目5项、省部级科研项目10项、地厅级科研项目15项,出版学术专著11部,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提交咨政报告10余篇。中心立足国情省情,以增进贵州省与泰国双方的了解为导向,聚焦中泰在社会、经济、人文、教育等领域的合作交流,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和决策咨询,较好地发挥了服务社会的智库功能。
贵州教育报记者 肖知潞
编辑 陈茜茜
二审 廖波
三审 赵宏斌
来源:天眼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