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时代谣言“以假乱真”:北京辟谣作品征集如何破局?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0-17 16:16 2

摘要:当一段“某明星公开支持台独”的AI合成视频在社交平台疯传,当伪造的“北京某商场爆炸”图片引发恐慌性转发,你是否能第一时间识破这些精心设计的数字陷阱?随着DeepSeek等AI技术爆发式发展,谣言已进入“高仿时代”,而北京市正以一场全民参与的辟谣作品征集活动,构

当一段“某明星公开支持台独”的AI合成视频在社交平台疯传,当伪造的“北京某商场爆炸”图片引发恐慌性转发,你是否能第一时间识破这些精心设计的数字陷阱?随着DeepSeek等AI技术爆发式发展,谣言已进入“高仿时代”,而北京市正以一场全民参与的辟谣作品征集活动,构建对抗虚假信息的“数字免疫系统”。

DeepSeek们崛起,谣言进入“高仿时代”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2025年2月辟谣榜显示,AI技术正被不法分子用于炮制新型谣言。某平台声称通过“AI模型预测彩票中奖号”的骗局,导致大量用户受骗;更有多起伪造灾害现场的AI图片在社交平台传播,如“广州地铁三号线着火”等不实信息引发社会恐慌。

与传统谣言相比,AI谣言呈现三大特征:制作成本从专业团队降级为个人可操作,通过AI工具一键生成图文视频;传播速度因算法推荐和社交裂变呈指数级增长;欺骗性因动态唇语匹配、虚拟背景融合等技术大幅提升。近期曝光的伪造名人发言视频中,连微表情和方言发音都达到以假乱真程度。

政策解读:北京为何发起“全民辟谣”行动?

“智启京彩,e起乐消谣”征集活动蕴含三重破局思路。技术层面鼓励用AI反制AI,要求音视频类作品控制在5分钟内,通过动画短片、H5交互等形式实现快速传播。平谷区礼义园社区展播的《少年AI奇遇记》,正是用AI技术还原谣言生成过程的典型案例。

参与机制上覆盖多元主体,高校师生、企业职工、社区居民均可投稿,形成分层科普网络。传播策略则通过属地网站流量扶持,解决辟谣信息“跑不赢”谣言的核心痛点。值得注意的是,活动对辟谣账号设定了30%原创比例门槛,确保内容持续产出能力。

专家支招:四步拆穿AI谣言“画皮”

网络安全专家建议公众建立系统化识别流程。溯源查证是第一道防线,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等官方渠道可交叉验证信息真伪。细节破绽是关键突破口,AI生成的视频常出现反光异常、手指数量错误等“数字指纹”。

情绪管理尤为重要,对“不转不是中国人”等煽动性内容保持警惕,建立“延迟相信”机制。工具辅助能提升效率,开源AI检测工具可识别文本中的机器生成特征。北京四中院入围全国评选的《网上造谣传谣触及哪些红线》,就用案例详解了这些实操方法。

行动倡议:你的创作可能是下一个“谣言粉碎机”

文字工作者可将复杂政策转化为辟谣长图,类似故宫博物院澄清“充电桩定位在故宫”的图文作品。短视频达人可借鉴微纪录片形式,模拟AI换脸技术操作流程进行科普教育。普通网民转发权威内容时添加#智启京彩e起乐消谣#标签,就能成为信息传播节点。

投稿截止至2025年10月27日,作品发送至wxpyxc@yeah.net。音视频需采用MP4等通用格式,图片类不超过5MB,文字作品需逻辑清晰。北京法院入围作品证明,即使是专业的法律解读,也能通过通俗化表达获得广泛传播。

这场全民参与的辟谣行动,本质是构建“技术+人文”的双重防御体系。当AI让每个人都可能成为谣言受害者时,我们同样能通过创作成为真相的守护者。正如平谷社区活动中居民感叹:“原来辟谣可以这么有趣”,对抗虚假信息需要更多这样兼具专业性与传播力的创新实践。

来源:历史滴温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