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朋友们,今天咱们聊聊美国经济这场大戏。说实话,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最近一开口,全球市场就跟坐过山车似的,心脏不好的真得悠着点。事情发生在10月14日,鲍威尔在全美商业经济协会年会上扔下一句重磅炸弹:“政策没有无风险路径”。这话一出,市场直接炸锅了!芝商所数据显示,
嘿,朋友们,今天咱们聊聊美国经济这场大戏。说实话,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最近一开口,全球市场就跟坐过山车似的,心脏不好的真得悠着点。事情发生在10月14日,鲍威尔在全美商业经济协会年会上扔下一句重磅炸弹:“政策没有无风险路径”。这话一出,市场直接炸锅了!芝商所数据显示,10月底降息的概率飙到了97.3%,几乎板上钉钉。你想想,97%啊,这可不是瞎猜,是市场用真金白银押注的结果。为啥这么疯狂?因为美国经济现在就像一辆失控的卡车,数据断供、就业疲软、通胀高企,鲍威尔和美联储团队在钢丝上跳舞,每一步都惊心动魄。咱今天掰开揉碎了说,这事儿对咱们普通人意味着啥,顺便挖点历史老底儿,看看过去类似情况咋收场的。
先说说这场混乱的导火索——美国政府停摆。这事儿直接把经济数据给掐断了,非农就业报告、CPI物价指数这些核心指标全成了摆设。9月非农报告本该按时发布,结果推迟了;10月的数据采集更惨,能不能补上都悬。鲍威尔自己也承认,现在美联储就跟在浓雾里开飞机似的,啥都看不清。这让我想起经济学家凯恩斯那句老话:“在长期中,我们都死了。” 意思是政策不能光看长远,眼前危机不解决,大家日子都难过。历史上,1980年代美联储主席沃尔克也遇到过类似数据真空,当时通胀失控,他被迫大幅加息,结果经济硬着陆,失业率飙升。鲍威尔这次明显学乖了,提前降息对冲风险,9月刚把联邦基金利率降到4%至4.25%,这是2025年第一次降息。现在看来,这步棋走得还算及时,不然就业市场崩得更快。
就业端的问题,早就藏不住了。8月美国失业率升到4.3%,创下一年新高。更糟的是,企业招聘少、裁员也少,但岗位空缺数一路下滑,居民抱怨找工作难,企业却喊招不到人——这种矛盾状态快撑爆了。失业率再涨?大概率的事儿。回溯数据,8月非农就业只增加了2.2万,比7月修正后的7.9万少了一大截,连市场预期的零头都不到。最夸张的是6月数据,一开始说增14.7万,后来改成1.4万,最后直接变成减少1.3万。
这是2020年12月以来头一回负增长,简直像打脸现场。特朗普时期还解雇了劳工统计局局长,指责数据造假,结果换人后数字更难看。特朗普当时说一年后才能看到“真正的数字”,现在看,这话倒成了预言。就业市场这么脆弱,鲍威尔能不慌吗?美联储现在靠12家地区联储去企业实地打听,再结合ADP这些民间数据补缺口。但安永经济学家都吐槽,这跟“在浓雾中盲飞”没区别。举个例子,全美13000多名空中交通管制员,每天管着45000架次航班,却不知道下个月工资在哪;还有5万名运输安全管理局官员无薪上班。这些真实压力,民间数据哪能全反映?鲍威尔团队得一个个去问,累不累啊?
通胀这边,也没好果子吃。核心个人消费支出(PCE)物价指数还卡在2.9%,远超美联储2%的目标。鲍威尔把锅甩给关税,说是暂时性的,但特朗普政府还在加新关税,这就难办了。本来9月CPI报告该10月15日发布,也因停摆黄了。现在物价啥情况?美联储自己都摸不准。历史上有过类似教训,比如1970年代石油危机,通胀失控逼得美联储狂加息,结果经济衰退。鲍威尔这次明显吸取了教训,不敢硬来。但内部吵翻了天:新任理事斯蒂芬·米兰跳出来喊话,说利率压得经济喘不过气,今年再降两次很现实。
另一派理事沃勒支持降息,但反对太激进。还有一派怕通胀反弹,9月会议纪要里19个官员才10个同意年内再降两次。这种分裂,像极了古罗马元老院的辩论——各执一词,决策慢半拍。但鲍威尔聪明,他放了个大招:资产负债表缩减(QT)计划可能未来几个月收尾。这话一出,市场立马回血,美股反弹,道指一下抹平600点跌幅,2年期美债收益率跌到3.48%,创2022年9月以来最低。富国银行分析师直白点破:这是释放流动性信号,怕重蹈2019年缩表搞乱市场的覆辙。当年QT收得太急,回购市场利率飙涨,股市崩盘。鲍威尔可不想再背锅。
现在,市场基本赌定了:10月28日至29日美联储会议降息25个基点,年底累计降50个基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刚上调全球经济预期,说关税影响比预期小,但也警告贸易战升级就麻烦了。这给美联储添了层顾虑。朋友们,美联储这趟“平衡车”确实难开。数据缺、就业弱、通胀高,还要兼顾市场稳定——政策宽松的方向已经明摆着了。对咱们来说,这反而是个机会。全球经济在慢慢恢复,只要不出大意外,这种谨慎宽松节奏,对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市场也是好事。资金可能流向亚洲,咱们的投资组合能沾点光。回想2008年金融危机,美联储降息救市,新兴市场跟着吃了一波红利。鲍威尔现在走的路,其实是在学先贤智慧,就像中国古代的“中庸之道”——不偏不倚,稳中求进。
总之,美国经济这场戏还没完。鲍威尔一句话引爆的不仅是市场,更是普通人的焦虑。数据断供、就业矛盾、通胀顽固,这些都不是新问题,但美联储的应对方式,正在塑造历史。咱们得盯紧10月底的会议,降息几乎铁板钉钉。记住,经济周期就像四季轮回,寒冬过后总有春天——关键是别在风暴中迷路。朋友们,你们怎么看?欢迎留言讨论!
来源:料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