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寒,抢收热!会宁山区全力抢收荞麦保归仓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0-17 09:31 2

摘要:连续十余天的秋雨过后,近日天空终于放晴,会宁县抢抓这难得的农时,组织人力、机械与时间赛跑,全力投入到抢收荞麦的战斗中,最大程度降低灾害损失,确保秋粮丰收成果稳稳落袋。

连续十余天的秋雨过后,近日天空终于放晴,会宁县抢抓这难得的农时,组织人力、机械与时间赛跑,全力投入到抢收荞麦的战斗中,最大程度降低灾害损失,确保秋粮丰收成果稳稳落袋。

深秋的会宁山区,空气中还弥漫着泥土的湿润和草木的清香,在一片位于山坳的荞麦田里,褐红色的荞麦颗颗籽粒饱满。雨歇就是命令!会宁县文兵农机专业合作社一大早就组织所有机械和人力下田,只见两台大型联合收割机开足马力,在划定好的田块中来回穿梭,饱满的荞麦穗瞬间被卷入机器,脱粒后被装入随行的运输车,而粉碎后的秸秆则被均匀地撒回田里。

会宁县文兵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 李文军:这场雨下了十几天,把我们急坏了,荞麦熟了就要赶紧收,今年的荞麦粒饱满得很,是个丰收年。我们合作社全员出动,在这三天的黄金窗口期间,把这1200亩荞麦全部抢收回来!我们现在是“人歇机器不歇”,两班倒。

在合作社的晾晒场上,又是另一番忙碌景象。新收获的荞麦铺满了整个场地,社员们手持耙子进行翻晒,空气中弥漫着荞麦特有的清香。

会宁县文兵农机专业合作社社员 李玉堂:今年的荞麦又大又饱又圆,这几天虽然天气雨蒙蒙的,下个不停,雨稍微小一点,我们就在地里抢收。天亮早早的到合作社的晾晒场,抢着晒荞麦,粮食颗粒归仓,我们很高兴。

面对异常天气的严峻考验,机械化服务和科学调度成为了抢收战役的“战略指挥部”。会宁县农业机械化服务中心的技术人员奔走在各个抢收一线,他们不仅是调度员,更是技术后盾。从协调适应湿软田块的履带式收割机,到全面摸排烘干资源指导科学晾晒;从组织应急服务队深入积水田块指导排水,到未雨绸缪备战秋播,一套围绕“减损增产”核心的应急响应机制正在高效运转。

会宁县农业机械化服务中心主任 李煜坤:面对今年罕见的秋季连阴雨天气,我们全力以赴,核心是围绕“最大限度发挥农机作用减损增产”来展开工作。一是调度农机具,针对土壤湿度大、轮式机械容易下陷的问题,我们协调、引导农户和合作社使用履带式谷物联合收割机,加快抢收进度。二是强化烘干保障与应急晾晒,我们全面摸排并公布了辖区内的粮食烘干中心信息,鼓励倡导有条件的地方优先采用烘干设备,同时指导农民科学摊晒,防止粮食霉变。三是依托农机合作社组织应急服务队深入一线,我们的技术人员抢收队直接下到田间地头,特别是对积水严重的地块,指导开挖沟、排水散墒,为农机作业创造条件。下一步,我们将继续紧盯天气变化,动态调整人力与机具配置。同时,做好秋播机具调度,指导农民根据墒情进行秸秆处理和翻耕整地一系列农事活动,确保有序衔接开展农事活动,全力守护好老百姓的“粮袋子”。

【记者感言】与天争时抢粮忙,成为会师大地今秋鲜明的主题。站在泥泞的田埂上,收割机的轰鸣震耳欲聋,这不仅是机械的力量,更是人与天争时、守护希望意志的轰鸣。老百姓在地头的焦急与翻晒粮食时朴实的笑容,农机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奔走的身影……他们共同勾勒出一幅动人的“战秋收”图景。当“颗粒归仓”从口号变为田间地头的具体行动,我们看到的不仅是粮食的保全,更是对农民劳动成果的敬畏与守护。

来源:会宁融媒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