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北京的大气、岭南的古韵、浙江的只此青绿、重庆的赛博朋克……10月16日,在第十届中国国际版权博览会开展第一天的早晨,山东青岛国际会展中心各具特色的亮丽场馆内早已人头攒动。
青岛手造节活动区,青岛大学锦绣非遗研究中心主任侍锦(右一)向外宾展示蛋壳陶。
北京的大气、岭南的古韵、浙江的只此青绿、重庆的赛博朋克……10月16日,在第十届中国国际版权博览会开展第一天的早晨,山东青岛国际会展中心各具特色的亮丽场馆内早已人头攒动。
4.7万平方米的展馆内,设置了国家版权局、国际组织,省、自治区、直辖市,版权创新发展基地、国家版权交易中心(贸易基地)、民间文艺保护和促进试点地区、版权强国典型案例,版权成果转化展售区,版权重点企业等五大板块。还有多场路演推介活动,集中展示我国版权领域数字化智能化创新成果、版权赋能相关产业高质量发展实践和国际版权交流合作新进展。
为市场化运营提供方向性指引
讲不完的版权创新故事,说不尽的产业发展变迁。版博会现场,听到、看到的是参展商、嘉宾不约而同展现出的喜悦与振奋。
在中共一大纪念馆VR体验区,《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遇到了“数字一大·初心之旅”VR联合出品人、制作人沈晅瑛。
“乘”上红船,驶向1921年7月23日的那个夜晚,与参加中共一大的代表们一起,重温这一伟大时刻。“许多体验者说,就像一下跳进了历史书里。”沈晅瑛热情邀请记者戴上VR眼镜,“您一定要身临其境体验一下!”
高清的画质、逼真的演绎,戴上眼镜的那一刻,仿佛穿越历史时空。船行湖上,左右扭头望去,两岸建筑向身后缓缓移动,回归视线前方,一大会址逐渐显现出它厚重的身影……
“如何做好革命文化的保护和产业市场的运营非常重要。”沈晅瑛说,“版博会给了我们方向性的指引!”
一大会址的实体文创大多人早有听闻,而本次展示的虚拟电影,实际上是数字资产的文创化,“虚拟电影的制作过程,让我感受到我们的版权确权、界定与运营,在全世界都是领先水平。”沈晅瑛说,“国家版权产业一直在往前奔跑,近年来国家相关政策的出台,非常有利于我们在市场一线做好传播和运营。”
有了政策保障,一线产业也获得了投资保证。“数字一大·初心之旅”各地放映站点也延伸出咖啡、文创等一系列产业链。发展一年来,已接待数十万体验者。
激发民间文艺创新灵感
“这是山东有名的蛋壳陶,厚度只有0.2毫米!”青岛大学锦绣非遗研究中心主任、青岛手造节活动区负责人侍锦,向来自世界各国的版权部门工作者宣传着在此展出的黄河九省非遗工艺品。这个外表漆黑油亮,陶胎薄如鸡蛋壳的黑陶深深吸引了外方嘉宾的目光,他们接过侍锦递来的陶瓶,在手中掂了掂,感受着令人惊叹的中国非遗技艺。
这里还集中呈现了青岛代表性手作:平度草编、即墨花边、青岛贝雕、王哥庄大馒头、若七珠宝文创等,展现其产业化发展成果。
“多元文化共筑美好生活,文化交流碰撞才能不断创新!”侍锦用朴素而真诚的语言诠释着民间文艺多彩交流的真谛。“这些工艺品是我们的选品成果展示,同时也是‘青岛有礼’上的商品,在此展示也是一种宣传。”侍锦把记者引向胶东千年非遗黄氏齐绣非遗传承人黄凤面前,针线在她手中上下翻飞,平面的绣布上竟呈现出立体的花瓶纹样。黄凤用笑容回应记者:“来到版博会进行展示和推广,收获了很大的认可,四大名绣技艺传承人也很感兴趣来与我交流,并购买了我的作品,很受鼓舞,更有信心坚持下去了!”
“文化+科技”展现强劲竞争力
在上海数字文旅合作开发平台展区,西安可视可觉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公共关系总监王嘉雯与上海展台工作人员热烈交谈、互加微信,“整个VR行业各家公司分工不同,通过版博会能认识到很多上下游的合作伙伴,收获颇多。”边聊着,她边带领记者走向国家版权局展区的展示台前。
经10年研发,可视可觉公司推出了两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兵马俑题材VR影片,2023年获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全球奖金奖。“近些年,国家、行业协会和企业做了很多努力,对版权的保护越来越重视,我们作为一家中小企业能获得这样一个奖项,也是国际社会对中国企业越来越认可的表现。”王嘉雯说道。
在众多靠硬科技获奖的企业中,可视可觉公司表现出了“文化+科技”的强劲竞争力。“哪吒、《黑神话:悟空》火起来了,说明我们的文化很有吸引力,我们的团队正在发力,希望能打造出蕴含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元素的‘拉布布’。”参与此次版博会,王嘉雯还有一个隐藏任务,她希望能寻求到深度合作机会,用好的理念和产品找寻到投资商,为公司带来实实在在的效益。“只要有时间我还要在展场里多转转。”交谈结束时已临近中午,王嘉雯兴致勃勃地继续走回展场,寻找着新的机遇。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