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去年开始,小米法务部天天忙个不停,不是在发律师函,就是在找平台删帖,有个B站用户拍视频说小米SU7刹车有异响,十二小时内视频就被删了,还有个微博博主写了段“雷军1998年创业”的搞笑剧本,也被告到平台下架,理由是侵犯商标权,可那剧本压根没提真名,就是图个乐。
去年开始,小米法务部天天忙个不停,不是在发律师函,就是在找平台删帖,有个B站用户拍视频说小米SU7刹车有异响,十二小时内视频就被删了,还有个微博博主写了段“雷军1998年创业”的搞笑剧本,也被告到平台下架,理由是侵犯商标权,可那剧本压根没提真名,就是图个乐。
他们不光用法律手段,还找人私下联系,有人收到过自称粉丝的私信,话说得挺客气,实际是逼作者自己删帖,平台一看是粉丝出面,往往就松口了,另一边他们批量提交投诉,系统自动处理,比普通用户快多了,只要点几下鼠标,视频或帖子就没了。
更狠的是他们还反咬一口,有人举报小米产品出问题,他们就去告对方专利无效,打官司时故意申请异地管辖,拖着不办,开庭前塞给法院几十万页材料,全是没用的文件,搞得法官头大,连离职员工也不放过,仲裁函直接发到个人邮箱,逼着签保密协议,这不是维权,这是围剿。
法院也不是好惹的,上海浦东法院去年底直接驳回了小米的管辖权申请,法官写了一句,滥用程序权利,浪费司法资源,这话不轻,网上更炸了,删得越狠,人越不服,有人拿周星驰电影里那句厚颜无耻来调侃小米法务,结果火了,抖音上有个话题叫#被小米法务威胁后我写了100篇#,播放量超过两亿,很多人写的不是谣言,就是普通讨论,或者搞笑段子,法律上根本够不上侵权。
小米的问题不在产品上,而在态度上,他们把不让别人说话当成了维护品牌的方式,可别的车企,比如特斯拉、蔚来、比亚迪,遇到质量问题,最多就去告造谣的,从不拦着技术讨论,也不管网友怎么吐槽,小米却连段子都要管,这已经不是保护知识产权了,是在压着人不许说话,用户有权说真话,企业不该怕听见真话。
现在AI生成的内容越来越多,平台审核跟不上,小米就趁机钻空子,用各种办法让网友不敢说话,2025年新出的网络管理规定草案里提到,不能借维权的名头压住正常的批评,但具体怎么操作,还没细说,更大的问题是,小米把法务当成了公关工具,这说明他们对自己产品没底气,真正靠得住的科技公司,靠的是产品本身,不是删帖。
删帖能让人闭嘴,但改不了心里的想法,网友记得住,谁家车出问题,谁家服务跟不上,迟早会翻出来,小米要是总让法务替产品做事,最后丢掉的不是几条帖子,是大家的信任,品牌能撑很久,但得让人愿意记着。
来源:那些那些年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