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挤车间1个人扛的7个“冷门小生意”有人月入过万比打螺丝自在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0-17 09:11 2

摘要:上午10点,38岁的陈莉背着装满工具的蓝色背包,按响了小区3号楼的门铃。进门放下背包,她先把宠物专用浴盆摆进卫生间,调试好38℃的温水,才抱起瑟瑟发抖的布偶猫“糯米”:“别怕,今天给你用燕麦味的浴液。”这是她今天的第三单宠物上门洗护,洗完吹干加简单护理,收费1

上午10点,38岁的陈莉背着装满工具的蓝色背包,按响了小区3号楼的门铃。进门放下背包,她先把宠物专用浴盆摆进卫生间,调试好38℃的温水,才抱起瑟瑟发抖的布偶猫“糯米”:“别怕,今天给你用燕麦味的浴液。”这是她今天的第三单宠物上门洗护,洗完吹干加简单护理,收费150元。“上个月干了26天,到手1万1,比之前在电子厂每天坐11小时拧螺丝,多挣4000多,还能逗逗小毛孩。”陈莉擦着猫毛,手机里新弹的订单提示,是隔壁小区的一只柯基等着下午上门。

你别觉得这是“运气好”,记者最近走访本地生活服务市场发现,2024年以来,像陈莉这样1个人就能做的“冷门小生意”悄悄火了。它们不用租大店面,不用凑人手,就盯着大家生活里“懒得干、不会干、没空干”的小事,有人靠改衣服月入9000,有人靠修旧物攒出稳定客源,收入不比进厂打螺丝少,时间还自由。

1. 社区改衣裁缝:一件旧衣改款,30元起挣手艺钱

42岁的王秀莲在老小区门口摆了个10平米的裁缝摊,缝纫机、熨斗、各色线轴摆得整齐。“最多的是改裤长,30元一次;遇到改西装领口、给大衣加毛领的,能收150到200元。”她拿出一件客户送来的碎花连衣裙,“这姑娘说裙子太长,改成短款加个腰带,明天取。”去年从服装厂离职后,她靠这个小摊,每月稳定收入8000多。“都是街坊邻居介绍,现在周边三个小区的人都来找我,比在厂里踩流水线自由多了,中午还能回家给老伴做饭。”

2. 宠物上门洗护:不用开店,背包里装着“生意经”

像陈莉这样的宠物上门洗护师,最近在本地生活平台上多了不少。她告诉记者,自己之前在宠物店打工,发现很多猫怕出门应激,主人也嫌来回折腾麻烦,就想着“上门干”。“带齐浴盆、吹水机、一次性毛巾,提前跟主人沟通好宠物习惯,一次服务40分钟到1小时。”现在她固定服务20多个老客户,加上新单,每月能接60多单,收入稳定在1万左右。“上次有个客户家的猫应激反应大,我去了三次才洗成,后来人家成了老主顾,还介绍了同事来。”

3. 本地生活代办:跑腿+办事,150元一单解决“没时间”

29岁的周凯有个小电动车,车筐里总放着文件夹和保温袋,他做的是“本地代办”:帮上班族去政务大厅办营业执照年检,帮老人去医院代取药,帮宝妈去母婴店抢限量辅食。“代办营业执照年检150元一次,代取药看距离,50到100元不等。”他打开手机订单后台,上个月接了70多单,到手9500元。“有次帮一位孕妇去排队办生育服务证,她不方便出门,我早上6点去排队,办完她给我发了个红包,说解决了大麻烦。”周凯说,干这个得细心,把客户的事当自己的事,才能攒住口碑。

4. 旧物修复师:修个老相机、补个旧皮包,冷门里藏商机

35岁的李响在网上开了个“旧物修复工作室”,专门修老相机、旧皮包、复古手表。“上周修了一台10年前的单反相机,镜头卡壳了,客户说这是他刚工作时买的,有感情。修了3天,收了400元。”他说自己之前是相机厂的维修师傅,离职后在家搞修复,靠朋友介绍和短视频分享修复过程,慢慢有了客源。“现在每月能接30多单,收入1万2左右,很多客户都是冲着‘情怀’来的,修的不是东西,是回忆。”

5. 家庭绿植养护:上门浇花、修枝,给“养不好花”的人救急

28岁的赵萌喜欢养花,去年开始做家庭绿植养护。“主要服务经常出差的人,或者养不好花的新手,上门浇花、修枝、换土,按次数收费,一次50到100元。”她最近在服务一个客户,对方出差一个月,家里10多盆绿植全交给她。“每周去两次,浇花、擦叶子、检查有没有病虫害,月底结800元。”赵萌说,现在她手里有20多个长期客户,加上临时单,每月收入8000多。“上次帮一个客户救活了快枯死的琴叶榕,她特别开心,把同事都介绍给我了。”

6. 短视频脚本代写:1个人1台电脑,给小商家写“接地气”脚本

31岁的张婷以前是新媒体公司的文案,现在在家给本地小商家写短视频脚本。“主要写美食店、服装店的短视频脚本,1条150到300元,简单的口播脚本便宜,带剧情的贵点。”她打开电脑里的文件夹,上个月给10家店写了40多条脚本,到手1万1。“有个卖凉皮的大姐,之前拍视频没人看,我帮她写了‘凉皮制作全过程’的脚本,她按脚本拍,一条视频涨了200多粉丝,后来每天多卖20多份凉皮。”张婷说,干这个得懂小商家的需求,脚本要接地气,让观众有食欲、有想买的冲动。

7. 小众手作定制:做个羊毛毡玩偶、刻个木质印章,小而美也能赚钱

27岁的苏晓在网上卖“小众手作定制”,主要做羊毛毡玩偶和木质印章。“客户发照片,我按照片做羊毛毡玩偶,一个150到300元;刻印章看材质和字数,50到150元。”她展示了刚做好的一个羊毛毡猫咪,“这是客户给去世的猫做的纪念玩偶,花了5天,收了280元。”苏晓说,自己是学美术的,毕业后没找工作,在家做手作,靠小红书分享制作过程吸引客户,现在每月能接20多单,收入7000多。“虽然赚得不算特别多,但能做自己喜欢的事,比上班开心。”

这些小生意看着“冷门”,却都踩中了现在人的需求:要么解决“时间不够用”,要么满足“情感需求”,要么帮人搞定“不会干的事”。某本地生活服务平台2025年第一季度数据显示,“1人可做的细分服务”订单量同比上涨112%,入驻的服务者数量同比增加95%,其中像改衣、宠物上门洗护、旧物修复这类“手艺活”,复购率高达68%。

就像陈莉说的,她刚开始做宠物上门洗护时,也怕没人下单,就在小区群里发自己的工作照,帮邻居免费给小猫修毛,慢慢才攒起第一波客户。“没什么诀窍,就是把每一件小事做好,客户觉得靠谱,自然会找你。”

那你有没有想过,自己身边是不是也有这样的小需求?比如帮邻居修修小家电、给新手爸妈讲辅食怎么做,这些看似“不起眼”的事,会不会也能变成像陈莉、王秀莲这样的“小生意”?

来源:相似水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