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火后的加沙真相!少女亲述13次逃亡,幸存者控诉特朗普假和平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0-17 03:20 1

摘要:加沙停火的消息传来时,学生达莉亚・奥鲁克和家人抱在一起,邻居们在黑暗里从窗户探出头互相道贺,可她心里没有欢呼,只有止不住的震惊,自己竟然在两年战争里活下来了。

加沙停火的消息传来时,学生达莉亚・奥鲁克和家人抱在一起,邻居们在黑暗里从窗户探出头互相道贺,可她心里没有欢呼,只有止不住的震惊,自己竟然在两年战争里活下来了。

咱们总觉得“停火”就是雨过天晴,可对达莉亚这样的加沙人来说,这份喜悦里满是难以置信的忐忑。

她的行李从来都是打包好的,这不是什么生活习惯,而是过去两年里13次流离失所留下的“条件反射”。

每天醒来第一念头不是今天学什么、吃什么,而是“今天会不会又要逃”。

停火了,可她还是得靠能找到的零星网络信号补高中课程,本该坐在大学校园里的年纪,却连一张安稳的书桌都没有。​

说实在的,停火对超过6.7万名在战争中丧生的加沙人来说,已经没有任何意义。

而对达莉亚这样的幸存者,停火不过是把“躲炸弹”的恐惧,换成了“怎么活下去”的焦虑。

她最好的朋友萨拉,去年7月准备逃离加沙城时遭遇空袭,达莉亚打了一个小时电话都没人接,再后来,就看到爆炸把萨拉母亲的尸体炸到了邻居家。​

更让人心疼的是,达莉亚帮萨拉母亲裹寿衣时,自己都觉得“像个没长大的孩子”,她趴在老人耳边承诺,等找到萨拉就好好照顾她。

可那会儿加沙缺设备缺人手,搜救队根本没法及时挖开废墟,一个月后找到萨拉时,只剩下一具没有头颅的尸体。

这种疼,哪是一句“停火”就能抹平的?加沙的年轻人早就被战争夺走了青春。

他们不敢想未来,甚至战争期间,达莉亚总忍不住琢磨“自己被埋在废墟下会是什么感觉”,看着弟弟妹妹挨饿却没辙,因为“就算有钱,也买不到吃的”。

停火了,可这些刻在心里的创伤,哪能说没就没?​

阿玛尼・斯拜赫试着想为停火高兴,可怎么都做不到。

她的一个孩子在2023年10月7日战争爆发前几天出生,也就是说,孩子从来到这个世界起,看到的全是炮火和废墟,整个童年都泡在战争里。

阿玛尼想跟两个孩子聊聊停火后能去哪玩、能做些什么,可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以色列军队还在加沙城驻着大量兵力,她总觉得“战争没真的结束”。​

“我们这儿哪有什么庆祝?直到最后一秒,他们还在轰炸射击。”阿玛尼的话里满是愤怒,她直言“特朗普早就能结束这场战争”,可他一边在军事上支持以色列搞轰炸、搞破坏,一边又装出渴望和平的样子,“说到底,他就是我们遭罪的主要原因之一”。

这话可能有点直接,但确实说出了不少加沙人的心声:停火不是和平,只要造成灾难的根源没解决,恐惧就不会消失。​

阿玛尼和加沙成千上万的人一样,现在最要紧的是“生存之战”——既要护着家人不挨饿、不被余波波及,又要守着加沙城的家。之前不是没想过逃去南方,可路费根本承担不起,就算知道有围困的风险,也只能硬扛。

停火后,她看着家乡的废墟更绝望:医院炸了,学校没了,曾经能住一百多万人的高楼成了断壁残垣。

更麻烦的是,这两年饥荒下来,好多人免疫系统都垮了,世界卫生组织都说长期营养不良会让人更容易生病,可加沙的医疗系统早就被炸毁了,连基本的药品都缺,后续怎么治病、怎么恢复,谁都没底。​

说真的,战争最残忍的不是炸掉多少房子,是把人对未来的盼头都炸没了。

阿玛尼想给孩子画个安稳的未来,可连出门都要提心吊胆;达莉亚想重新上学,可连正常的生活都还没找回。

停火只是让炸弹不响了,但要重建家园、治愈创伤,加沙人还有太长的路要走,而这条路,光靠他们自己,太难了。​

来源:玖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