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0月15日,市融媒体中心《直播诸城》栏目组特邀请市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一病区副主任、副主任医师刘洁,为您揭开黄曲霉菌的隐藏真相,送上科学实用的防“霉”攻略。
秋雨连绵,不仅打湿了丰收的田野,更带来了一些看不见的威胁……
那些在潮湿中滋生的霉变,不仅是庄稼的敌人,也可能悄然侵袭您和家人的健康。
尤其是它——黄曲霉菌,不仅是常见的农作物重要致病菌,也是人体机会性病原菌。
10月15日,市融媒体中心《直播诸城》栏目组特邀请市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一病区副主任、副主任医师刘洁,为您揭开黄曲霉菌的隐藏真相,送上科学实用的防“霉”攻略。
健康守护,从认知开始。
近日网站爆出不少因无防护措施接触发霉玉米,导致肺部感染黄曲霉菌的案例,引发了广泛关注。在玉米的生产与贮存环节,尤其是面对今年异常丰富的雨水和持续的高温,湿润和高温气象条件利于霉菌滋生,玉米丰收期面临霉菌污染风险,需注意安全。
市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一病区副主任、副主任医师刘洁介绍:“黄曲霉菌作为一种曲霉,偏爱生长在腐生植物上,尤其侵害玉米等作物,引发严重发霉问题。它们对玉米、花生、棉花和坚果树的种子情有独钟,并且能在土壤中的死植物和动物组织上很好地生长。同时,黄曲霉毒素能削弱免疫系统,甚至存在致癌风险。感染黄曲霉菌后,患者可能表现出恶心、呕吐、肝区疼痛和肺部感染等症状。”
在农业活动时,佩戴口罩和手套可有效预防黄曲霉菌感染,确保作业安全。一旦发现发霉的作物,应及时处理,避免长时间接触导致霉菌中毒。
刘洁说:“感染黄曲霉菌的患者,应该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自身的身体状况,看看是否有中毒症状出现,如果出现胃部不适、腹胀、厌食、呕吐等类似症状,应及时前往正规医院接受检查治疗。霉菌中毒的处理核心是立即停止接触污染源,及时清除体内或体表霉菌,在黄曲霉菌感染确诊后,在感染早期还可能出现发热,此时应该根据医生建议,服用有针对性的治疗药物,必要时还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根据药敏测试选择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治疗,治疗期间应该加强护理,保证睡眠时间、睡眠质量,适当补充营养。”
温馨提示:在进行秋收作业时,务必佩戴符合国家标准的防护口罩,必要时穿着工作服并佩戴手套,最大限度减少皮肤与霉变作物的直接接触。同时,积极倡导良好的卫生习惯,作业结束后及时清洗身体、更换衣物,防止污染物随人员流动进入生活场所。
来源:诸城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