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回顾】真人图书馆 | 从校园到军营的青春淬炼:阅兵背后的热血故事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0-16 13:54 1

摘要: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强军思想,强化青年学生的国防意识与家国情怀,本次活动特邀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仪式的参与者、退役大学生士兵李箐琳担任主讲嘉宾。作为化工学院在读学子与曾服役于中国人民解放军31839部队的通信员,李箐琳以“从实

【真人图书馆】

从校园到军营的青春淬炼:

阅兵背后的热血故事

2025年10月14日下午,华东理工大学图书馆与化工学院联合举办的“真人图书馆”活动在奉贤图书馆三楼至善书苑展开,活动吸引了近50名学生参与。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强军思想,强化青年学生的国防意识与家国情怀,本次活动特邀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仪式的参与者、退役大学生士兵李箐琳担任主讲嘉宾。作为化工学院在读学子与曾服役于中国人民解放军31839部队的通信员,李箐琳以“从实验室到阅兵场”的双重经历为核心,结合军营淬炼、阅兵训练的鲜活细节与成长感悟,带领在场师生走进00后女民兵的热血青春,解读平凡岗位上的使命担当,为新时代青年搭建起个人成长与家国情怀相连的精神桥梁。

活动开场,主持人柳池老师向现场师生隆重介绍了本期真人图书馆主讲人李箐琳,伴随着热烈的掌声,身着制服的李箐琳走上台,开启了这场跨越校园与军营的青春对话。

李箐琳的军旅梦源于家庭的熏陶与时代的召唤。父亲的军人情怀与谆谆教诲在她心中早早埋下种子,而2020年中印边境冲突中陈祥榕烈士“清澈的爱,只为中国”的誓言,更坚定了她的决心。刚结束大一学业的她毅然入伍,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31839部队的一名通信兵。在军营,她经历了从新手到话务尖兵的淬炼。为掌握“正一反三”的话务技能,她每日坚持背记号码至深夜,手指练到发麻,笔记本写满数字。凭借不懈努力,她最终实现了自我突破。

2025年2月,李箐琳响应号召,报名参加女民兵阅兵选拔。经过严苛的体能、队列和政审,她从千余人中脱颖而出,成为最终420人方队的一员。阅兵训练是对意志与体能的双重考验,北京的高温、长时间站立导致多人中暑,但队伍始终士气不减。李箐琳的脚后跟磨出水泡,肩膀被枪背带勒出红印,手腕因暴晒呈现色差,这些痕迹都是她的“阅兵勋章”。训练虽苦,却不失温暖与乐趣。战友梦话喊口令、拉歌比拼气势、露天电影夜、每月集体生日会和八一建军节的创意餐食,都为这段岁月增添了亮色。

临近阅兵,李箐琳从徒步方队被调整至装备方队。尽管无法以正步走过天安门最初令她失落,但她迅速调整心态,坚持训练,以实际行动诠释“革命一块砖,哪里需要往哪搬”的担当。最终,她在装备方队中近距离见证了历史时刻,用另一种方式为阅兵盛典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在这场联结校园与军营的青春对话中,李箐琳以自身的坚守与蜕变,展现了新时代青年人的责任与风采。

本次活动的互动环节中,李箐琳围绕民兵职责、未来选择、军营与影视差异等问题坦诚回应。她介绍,民兵是非现役力量,平时应急、战时应战,此次阅兵的民兵方队是唯一全女性方队,她们以实力打破“女生能力弱”的质疑。她还提到,不同军种职责不同,自己所在的话务单位虽看似平凡,却关乎部队通信畅通,严苛的要求倒逼个人成长。

李箐琳的故事让现场师生深切感受到盛大阅兵仪式背后的艰辛,更看到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从大学生到军人,从阅兵队员到复学学子,她的经历印证了青春的多种可能。这次活动不仅带大家感受了阅兵训练的真实体验,更播撒下家国情怀的种子,激励更多年轻人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以坚持与担当书写青春华章,让抗战精神历久弥新。

作者:章怿

摄影:章怿、柳池

来源:江南水乡生活见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