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郎永淳把直播间灯一开,先给自己倒了半杯青花郎,对着镜头说:“今天不卖情绪,只卖酒,喝完能记住味道就行。
郎永淳把直播间灯一开,先给自己倒了半杯青花郎,对着镜头说:“今天不卖情绪,只卖酒,喝完能记住味道就行。
”
三小时后,后台跳出数字:5.1亿元,酒水榜第19名。
这不是央视《新闻联播》的倒计时,是他离开金话筒的第七年,一个前“国脸”交出的最新成绩单。
很多人以为他2017年醉驾入狱后就会销声匿迹,就像一段被剪掉的废片。
可郎永淳把那段画面留住了,反复播放,提醒自己:镜头之外,人生没有提词器。
第一段快进:离开央视,他去了找钢网,顶着“高级副总裁”头衔,在B2B钢铁堆里学砍价。
2022年,行业大洗牌,找钢网市场份额滑到第三,他拍拍身上的铁锈,转身扎进更细的赛道——酒。
“钢材太重,搬不动;酒越放越香,还能讲故事。
”一句话,把投资人说明白,Pre-A轮3个亿到账,公司取名“郎酒严选”,带一点私心,也带一点野心。
第二段快进:直播间里,他不再字正腔圆,改用“胡同口”语气。
“这瓶酒,53度,不是温度,是态度。
”
弹幕刷过去:“郎老师,您这口才卖酒屈才了。
”
他笑笑:“才不分高低,只看对不对路。
”
一年5个亿GMV,把“央视前主播”的标签撕掉,贴上“酒水垂直头部”的新招牌。
2024年新规落地,所有带货主播持证上岗,他第一批考完,成绩92分,比当年普通话一级甲等还高两分。
镜头切回家。
妻子吴萍的体检报告连续第八年写着“未见癌细胞”,她把报告折成纸飞机,从波士顿飞回北京,落在“粉红丝带”公益讲堂的讲台上。
2023年,她发起乳腺癌防治基金,2024年,夫妇俩把200万打进北大肿瘤医院账户,设立“永萍基金”,专盯年轻患者的心理干预。
有人问她:“为什么叫永萍?
”
她说:“永是永淳,萍是我自己,我们俩的名字拼在一起,就是‘永远平安’的谐音,俗气却管用。
”
儿子郎俣的LinkedIn页面停在2024年3月:某头部互联网公司战略投资部,投资分析师,消费赛道。
Gap year一年,他先去云南包了一块咖啡地,又跑到成都跟拍川剧变脸,简历里没写“我爸是郎永淳”,只写“擅长把复杂故事讲成三句话”。
郎永淳在访谈里难得露出央视时代的停顿:“孩子不急着证明自己,挺好,先学会看路,再决定跑不跑。
”
法律层面,醉驾记录已过五年追溯期,交警系统里那行小字变成灰色。
但郎永淳自己没删,他把判决书彩印出来,压在办公桌玻璃板下,旁边写着一行小楷:
“酒可以上头,人不能上头。
”
2023年新交规把醉驾入刑门槛从80降到50,他在直播间反复提醒:“兄弟们,53度的酒可以喝,50mg的血检不能碰,一杯是故事,三杯是事故。
”
行业大风刮过,钢铁电商继续内卷,找钢网退到第三;海归就业率86.5%,平均求职周期4.2个月,郎俣用第5个月拿到offer;直播电商持证上岗,淘汰掉三分之一“野生主播”,郎永淳因为早考证,流量反而涨了12%。
时间线拉直,一条暗线清晰可见:
每一次“出事”,他都把裂缝敲成口子,让光进来。
醉驾是裂缝,他让光照进安全宣传;
央视离职是裂缝,他让光照进钢铁再照进酒水;
妻子患癌是裂缝,他让光照进公益。
如今,裂缝越来越少,光却越聚越亮。
有人问:“下一个七年,你还卖酒吗?
”
郎永淳摇头:“不卖酒,卖时间。
”
他举起杯子,对着镜头外无数个家庭餐桌:“这杯叫‘来得及’——来得及陪父母吃晚饭,来得及送孩子第一次上班,来得及把体检报告折成纸飞机。
”
说完,他把酒倒进花盆,君子兰叶子更绿了。
屏幕黑掉前,最后一行字浮现:
“人生没有废片,被剪掉的,都是预告片。
”
来源:渺渺寸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