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许多人听到这个名字会以为那是“女性才需要担心的病”,但真相是,男性感染率一点不比女性低。只是大多数人从头到尾都没感觉到任何异常,就这么“静悄悄”地带着病毒生活了好几年。
在一项超过五千名男性参与的健康筛查中,约有三分之一的人被查出感染人乳头瘤病毒,也就是大家常说的HPV。
许多人听到这个名字会以为那是“女性才需要担心的病”,但真相是,男性感染率一点不比女性低。只是大多数人从头到尾都没感觉到任何异常,就这么“静悄悄”地带着病毒生活了好几年。
人们常把HPV与宫颈癌画上等号,其实这只是冰山一角。医生时常遇到这样的情况——明明看起来精力旺盛、生活规律的男性,却查出口腔、喉咙或生殖器官出现异常,最后一查竟然与HPV有关。这个病毒不仅会藏在女性子宫颈,也能潜伏在男性的皮肤和黏膜上。
很多人误以为,自己身体没啥不适,就是没事。实际上,HPV可不是急性病,它跟感冒不同,不会一夜之间来势汹汹。它像个不声不响的邻居,不闹腾,但有时候能把整栋楼都折腾坏。
有调查提及,在健康男性中,大约40%以上存在HPV感染,其中近一半是高危型毒株。这意味着,它不仅会引起疣类问题,还可能与癌变有关。
有些男性感染后出现的第一个信号,是皮肤或黏膜上突然多了几颗“小疙瘩”或“小肉粒”。它们并不会疼,也不会痒,有时甚至被当作汗疹或者剃须时的小伤口。其实那可能是尖锐湿疣的早期表现,由低危型HPV引起。
也有部分人表现为喉咙持续沙哑、说话易疲劳,甚至在镜下能看到声带表面长出微小突起。这种情况多与口咽部感染 HPV 有关,高危型病毒可在长期刺激下诱发癌变。可惜,很多人会以为是天气干或说话多,错过了最佳检查时机。
第三类常被忽略的表现是尿道或肛周细微的皮肤变化,比如局部反复红肿、糜烂或微痛。这种位置较隐私,男性往往不好意思提出来,但它恰恰可能是HPV感染的“藏身之处”。
这些看似轻描淡写的信号,其实藏着深意。HPV在人体内潜伏期长,有时可超过两年,没症状并不代表没风险。
HPV感染过程就像种子落在土地上,环境适合就发芽,不合适便休眠。人的皮肤、免疫状态、生活习惯,都是影响因素。免疫力下降时,它就可能被激活。
有研究显示,男性的HPV清除率要低于女性,这意味着病毒更容易长期存在。这不仅增加了个人健康风险,也可能通过性接触传播给伴侣,形成“交叉感染”。
医生常说,这类病毒并不“挑人”,无论年龄、职业、婚姻状态,只要有皮肤接触,就可能感染。遗憾的是,不少男性感觉不到危机,只在伴侣查出问题后才意识到自己可能是感染者。
在公众印象中,疫苗、筛查都是“女性项目”。事实上,中国自2022年以来,已有多地正式开展对男性的HPV疫苗接种试点。男性同样可以接种HPV疫苗,尤其是年轻群体,能有效预防多种型别感染。
医生们呼吁过很多次:预防并不分性别。但社会的认知滞后,让很多男性错过了防护窗口。
与其等病毒显露,不如提前筑墙。维持规律的作息、清洁的性生活、减少不必要的暴露,都是基本的防线。一旦发现生殖部位或口咽部异常,应尽快到正规医院皮肤科或耳鼻喉科就诊,检查是否与HPV有关。
有趣的是,一个城市的环境卫生与公众健康意识,也会间接影响传播率。一位公共卫生研究员提到,HPV并不是“肮脏病”。人类长期与病毒共存,它不区分身份地位,只认“接触”。这让很多人从羞耻变得坦然,也更理解“预防”这件事的意义。
从医学角度看,HPV与口腔癌、喉癌、肛门癌等多个部位的癌变相关。这并非危言耸听。世界卫生组织曾在全球数据分析中指出,每年约有超过十万男性的癌症病例与HPV感染有关。
这意味着,一次被忽视的小感染,可能成为多年后的隐患。
医生们发现,男性在面对与性相关的疾病时,更容易逃避。有人会用“怕麻烦”“没必要”来搪塞检查。而现实是,早发现,往往能完全控制感染;晚一步,处理就复杂得多。
感染HPV并不可耻,它不是道德问题,而是免疫的结果。关键在于面对它的态度。现代医学早已提供防护工具,疫苗接种、定期筛查、健康性教育都是有效手段。真正需要改的,是人们的观念。
一个人不必完美,但要对身体诚实。
很多人感染后焦虑,担心伴侣、担心未来。其实大多数HPV感染在1至2年内会被身体自身清除。免疫系统是最强大的清洁工,前提是不给病毒再“喂养”的机会。
少数人如果病毒长期存在,也不意味着必然出问题。通过规律生活、戒烟限酒、保证营养摄入,都能让身体更有抵抗力。一旦及时就医、监测、管理,完全有机会逆转风险。
医学界正在努力推动男性健康教育的普及。与其害怕病毒,不如了解它、监控它。疾病不可怕,无知才是。
越来越多的男人开始主动到医院做HPV筛查。这在几年前还是难以想象的事。意识的改变比药物更重要,当男性加入预防行列,整个社会健康水平都会提升。
医生说得对:在性传播疾病防治里,男性往往扮演“传递者”角色。改变一个人的健康意识,可守护一个家庭的安全。
有些人喜欢用“我感觉挺好”来当护身符,但身体不是靠感觉判断的。它更像一台老机器,表面看正常,内部零件或许早已松动。去筛查一次,也许就能让未来少一场无谓的惊险。
男人该明白,照顾自己不是件丢脸的事。与其总想着“扛一扛”,不如早点行动。病毒不认性别,但责任感可以。关心自己的身体,是对家人最大的负责。
正如一位肿瘤医生所说:“真正的勇气,是在身体还没出事时,就懂得认真对待它。”
从自检到筛查,从改变认知开始,每一步都在筑起防线。别等一纸报告敲醒自己,懂得健康,其实就是懂得生活。
别让HPV成为家庭间沉默的隐患,让科学和理性取代恐惧和误解,才是对抗病毒最持久的力量。
健康的风气,从不逃避的态度开始。
这一话题你怎么看?你是否愿意做一次HPV筛查,为自己和爱的人多一层保障?欢迎留言聊聊。
参考文献:
[1]吴涛,陈超英,何丽娟,等.中国男性HPV感染流行病学现状与防控对策[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23,44(4):512-518.
[2]世界卫生组织.人乳头瘤病毒(HPV)与癌症预防简报报告[R].世界卫生组织,2022.
来源:像风走了十万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