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都匀人路过,看到云宫校区又要被“救活”,心里五味杂陈。2023年10月,官方一纸“东部新城医养示范区”把这块荒了四年的老地盘重新拉回热搜,时间、地点、主角全齐:黔南医专老校区、1985年生、2019年卒,现在准备穿白大褂二次上岗。
都匀人路过,看到云宫校区又要被“救活”,心里五味杂陈。2023年10月,官方一纸“东部新城医养示范区”把这块荒了四年的老地盘重新拉回热搜,时间、地点、主角全齐:黔南医专老校区、1985年生、2019年卒,现在准备穿白大褂二次上岗。
观点一句话:别急着鼓掌,先问一句——这回到底是真复活,还是又一轮拍脑袋的“尸体美容”?
先看热闹。
解剖楼那排80年代铁床和蜡白骷髅,被文物普查收进“三线遗产预备册”,听着高大上,其实就是“先留个档,拆不拆以后再说”。
剧组倒跑得飞快,《中国医生》把破败走廊刷点红漆,镜头里一尘不染,拍完就走,垃圾多一袋没带走。
最魔幻的是环保通报:废弃教室里桫椤疯长,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把黑板顶裂,虫子开会,场面像科教片。
要保护生态,就得少动土;要搞医养,就得大兴土木,左右互搏的剧本都写好了,就看哪边嗓门大。
再说钱。
校友众筹120万建校史馆,听着暖心,可对比政府招标的“一期投资3.8亿”,零头都算不上。
老学长们想留住青春课桌,资本想的是床位和门票。
情怀和生意撞车,通常结局是情怀让道,生意还得嫌你挡光。
最现实的问题:医养综合体真缺这块坡地?
都匀东城空置楼盘一抓一把,先把入住率填满再说。
硬把医学院坟场改成康养天堂,老人家晚上遛弯对面就是杂草里旧骷髅模型,心跳不加速都算我输。
所以别被“焕新”二字闪了眼。
云宫校区要活,先得回答:到底为谁活?
给退休干部添高端病房,还是给市民添一处能遛娃的口袋公园?
给影视城多一个布景,还是给学生留一点看得见的历史?
答案没落地之前,挖机先别轰油门。
老校区像一位退休老医生,身体还行,记忆还在,但真不适合再被拉进手术室大换血。
留几栋旧楼,刷层防锈漆,让桫椤和蜡像一起待着,免费开门,谁想拍片谁交电费,谁想养老先签“不怕鬼”协议,简单省钱,比啥规划都强。
网友跟帖:
“都匀土著说一句,云宫那坡坡走路都喘,还医养?
轮椅推一半没电了。
”
“保护植物+保护骷髅,双保工程,听着像鬼屋升级。
”
“校友捐了钱,能要求把名字刻在解剖台吗?
吓哭下一批剧组。
”
“求求别折腾,留点废墟给00后拍照发小红书,比啥网红街真实。
”
来源:德才兼备葡萄Y6H9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