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日本卫生部近日宣布,全国进入流感大流行期,比往年提前了约一个月。数据显示,在9月29日至10月5日的一周内,日本报告的流感病例数达到了6013例,是前一周的1.5倍。
一场突如其来的流感疫情,正让日本全国提前进入防控状态。
日本卫生部近日宣布,全国进入流感大流行期,比往年提前了约一个月。数据显示,在9月29日至10月5日的一周内,日本报告的流感病例数达到了6013例,是前一周的1.5倍。
更令人担忧的是,专家警告疫情很可能从日本扩散至周边国家,包括即将入冬的亚洲和欧洲国家。
一疫情暴发早
日本今年的流感季来得异常地早。根据日本厚生劳动省10月3日的公告,全国已正式进入流感大流行期。
这一时间比往年提前了约一个月,也比2024年提前了五周,成为自1999年有现行统计方法以来第二早的流感季开始时间。
流感在日本通常每年冬季呈季节性暴发,高峰期一般在11月下旬。而今年,流感患者就诊人数从8月中旬就开始增加,并已连续增长七周。
截至10月5日,全国已有620所幼儿园、中小学全面或部分停课。
一儿童最易感染
统计数据显示,14岁及以下的儿童成为这波流感疫情中最脆弱的群体。
仅在9月份,日本因流感住院的287名患者中,近一半是儿童。这一情况引发了学校和家长的广泛担忧。
冲绳县是目前疫情最严重的地区,平均每家哨点医疗机构报告12.18例病例,远高于全国平均的1.56例。东京和宫崎县紧随其后。
一病毒来源推测
尽管日本境内流行的具体病毒株信息尚未完全公布,但世界卫生组织流感参比和研究合作中心副主任伊恩·巴尔指出,H3N2甲型流感毒株可能是引发这波疫情的主要原因。
过去两个月,这种病毒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活动明显增加。巴尔解释:“大量澳大利亚人前往日本,意味着病毒在南北半球间传播的风险显著增加。”
马来西亚等国今年也出现了流感季提前的情况,且同样以H3N2毒株为主导。
一三大推动因素
专家分析,多重因素共同导致了今年日本流感季的提前暴发。
国际旅行恢复是重要原因之一。新冠疫情后,全球旅行活动增加,为病毒传播提供了便利。
同时,气候变化和公众防护意识下降也促进了流感病毒的传播。
分子病毒学家维诺德·巴拉斯布拉马尼亚姆还指出,人群——特别是老年人和幼儿——缺乏接触流行病毒的机会,可能导致免疫力不足,从而更易感染。
一邻国风险升高
专家警告,日本的这波流感疫情很可能扩散至周边国家。
伊恩·巴尔明确表示:“疫情很可能从日本扩散至周边国家,或从日本出发的旅行路线上的沿途国家。”
不过,他同时安抚公众,称这次疫情“不太可能演变为全球大流行”。
随着北半球国家陆续进入冬季,即将入冬的国家更容易暴发疫情。
而南半球国家因正进入温暖季节,病毒传播预计将逐渐减弱。
流感病毒传播性极强,往往通过飞沫和接触传播。随着日本流感疫情的持续扩散,周边国家已纷纷加强监测。专家提醒,勤洗手、戴口罩、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仍是有效的预防措施。
来源:真爱奇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