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以前办事要跑好几个地方,现在网格长上门帮着办,省心多了。”龙泉社区群众李自成拿着刚办好的医保手续,脸上满是笑容。该社区由10个村(组)搬迁组建而成,居住着汉族、苗族、彝族等多个民族群众。为破解搬迁后的治理难题,社区打破原有村(组)界限,按片区重新组建5个党支
金秋时节
红河州蒙自市期路白苗族乡
的果园里橙果满枝
千亩金边玫瑰竞相绽放
龙泉社区的安置楼中
不时传出阵阵欢声笑语
近年来
该乡立足民族地区
生态资源与文化特色
以党建为引领、产业为纽带、文化为桥梁
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
与乡村振兴工作深度融合
在苗岭大地绘就了一幅各民族
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动人画卷
橙子喜迎丰收 图源:“今日蒙自”微信公众号
党建领航:筑牢民族团结根基
“以前办事要跑好几个地方,现在网格长上门帮着办,省心多了。”龙泉社区群众李自成拿着刚办好的医保手续,脸上满是笑容。该社区由10个村(组)搬迁组建而成,居住着汉族、苗族、彝族等多个民族群众。为破解搬迁后的治理难题,社区打破原有村(组)界限,按片区重新组建5个党支部,40余名党员分片包保21个网格,形成“党员兜底、网格服务”的治理新机制。如今,各族群众邻里互助、和睦相处,真正从“陌路人”变成了“一家人”。
期路白苗族乡龙泉社区 图源:红河州融媒体中心资料库
期路白苗族乡始终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构建起“党政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该乡成立了由党政主要领导牵头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建立“调度—考核—问效”闭环管理机制,并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党委年度工作要点。同时,整合党政干部、驻村工作队等力量,配备15名民族工作指导员和180名政策宣传员,推动创建工作覆盖机关、村社、学校等多个领域,逐步构建起“一圈两带四点六区”全域创建体系。
开展民族团结政策宣讲 图源:红河州融媒体中心资料库
在思想引领方面,期路白苗族乡创新开设“夜间课堂”,依托“万名党员进党校”活动开展系统轮训,并组建“苗乡石榴红支书宣讲团”等队伍,用乡音土语将党的创新理论送入寻常百姓家。今年以来,该乡依托民族团结进步之家、主题广场等阵地,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大讲堂”12场次,覆盖群众1000余人次;印制2000册宣传手册,实现户户覆盖;借助微信公众号、“村村通”广播等平台广泛普及相关知识,让“四个与共”“五个认同”理念融入日常,不断夯实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
产业共富:激活团结发展动能
“工厂以保底价收购我们的果子,我们也能就近务工,收入翻了一番。”村民陶勇福笑着说。2023年,期路白苗族乡引进企业建设农特产品精深加工厂,采用非浓缩还原技术生产蓝莓、枇杷等果膏软糖。目前,该厂已提供40余个就业岗位,带动60余名村民就业,人均月增收3000元以上。未来还将新增20个固定岗位,预计年产值突破1000万元。
采摘金边玫瑰 图源:红河州融媒体中心资料库
这只是该乡以产业促团结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期路白苗族乡依托资源优势,打造“蒙自大枇杷”地理标志品牌,发展精品枇杷种植产业4万亩,年产值达2.2亿元,带动群众增收6000万元。同时,通过“党建+产业”模式,组建“三地联手十村共富”玫瑰产业联盟,种植金边玫瑰3000余亩,2024年助农增收312万元。
电商培训 图源:红河州融媒体中心资料库
在推动产业发展中,期路白苗族乡注重将民族文化传承与经济效益相结合,建成民族技艺传承中心和电商村播孵化基地,培育本土主播23人。苗族妇女王芳通过村播培训,不仅学会了普通话,还在抖音平台销售苗绣产品,单日销售额最高达4.32万元。该乡主导的“益启播”苗乡助农项目获省级立项,并在蒙自市千名村播助农大赛中取得佳绩,累计带动电商助农增收80余万元。
交融互嵌:绘就幸福和谐画卷
“各民族同胞手拉手跳团结舞,比过年还热闹。”回忆起今年正月花山节的盛况,龙泉社区党总支书记樊荣仍难掩激动。期路白苗族乡创新采用“党组织+村集体+公司”模式,成功举办为期8天的花山节,累计出租摊位120个,最高摊位日收入达3.2万元,实现助农增收120万元,同比增长60%;村集体经济收入36.4万元,同比增长24.4%。
民族团结一家亲 图源:红河州融媒体中心资料库
文化交融是民族团结的灵魂。该乡连续多年举办苗族水上婚礼秀、乡村篝火晚会等特色活动,将云南丰富的民族文化与现代旅游体验巧妙融合,再现传统苗族婚礼的瑰丽风采。“花山节”“民族美食大赛”等8场活动累计吸引7.8万人次参与。同时,依托民族技艺传承中心,开展苗绣、芦笙吹奏等非遗培训,让民族文化在传承中焕发新活力。
群众跳起欢快的舞蹈 图源:红河州融媒体中心资料库
期路白苗族乡还组建了6支普法志愿团队,深入开展“普法六进”活动80余场,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等法律法规,结合农资购销纠纷、土地权属争议等典型案例进行宣讲。创新建立“3+3+1”矛盾纠纷调处机制,在全乡设立9个调处委员会,实现“琐事不出组、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龙泉社区成功获评“云南省民主法治示范社区”,成为民族团结与法治建设相结合的标杆。
从产业共富到文化交融
从党建引领到法治保障
期路白苗族乡各族群众以
“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凝聚力
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携手奋进
让民族团结之花在苗岭大地持续绽放
来源:蒙自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