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问李培平院长:7577个病人的痛,怎成了兰石医院的“喜”?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0-16 19:10 1

摘要:兰州兰石医院的红底喜报刺痛了全网:9月门诊7577人、手术426台,被冠以“再创佳绩”;10月首日451名患者就诊,竟成“开门大吉”的注脚。当网友翻出“但愿世上无疾苦”的古训,对比医院“生意兴隆”的狂欢,院长李培平的沉默,让这场“临时工背锅”的戏码愈发荒诞。

兰州兰石医院的红底喜报刺痛了全网:9月门诊7577人、手术426台,被冠以“再创佳绩”;10月首日451名患者就诊,竟成“开门大吉”的注脚。当网友翻出“但愿世上无疾苦”的古训,对比医院“生意兴隆”的狂欢,院长李培平的沉默,让这场“临时工背锅”的戏码愈发荒诞。

一、喜报背后:7577个家庭的眼泪,不是KPI

喜报上的油墨未干,急诊室的灯还亮着。7577个数字背后,是咳嗽不止的老人、捂着肚子的孕妇、攥着化验单的农民工——他们带着病痛而来,却成了医院“庆功宴”上的筹码。宣传科冯立明一句“新员工误发朋友圈”,轻飘飘将责任推给临时工,可谁在月度总结会上高喊“突破”?谁在内部群里转发数据时鼓掌?当院长办公室的电话始终无人接听,公众不得不问:李培平院长,您真的对这场“业绩狂欢”毫不知情?

二、甩锅临时工?管理层的“隐身术”该收场了

这不是兰石医院第一次“临时工背锅”。2021年深圳二院手术量喜报、2022年台州中心医院急诊破200万,哪次不是“员工个人行为”?可哪家医院的内部考核不与诊疗量挂钩?兰石医院2019年审批文件显示,李培平既是法定代表人,又是支原体肺炎专家,难道真的看不懂“门诊量=业绩”的潜台词?当内部会议把患者数量当“喜报”通报,当科室评比以手术台数论英雄,这不正是管理层默许的“价值导向”?

三、医者初心:别让“财源广进”毁了“药生尘”的誓言

在2025年5月的义诊活动中,李培平院长曾以患者身份坐在问诊台前,彼时他说“要拉近医患距离”。可如今,患者走进医院看到的不是“医者仁心”,而是红纸黑字的“业绩榜单”。更讽刺的是,兰石医院官网仍写着“患者至上”,而现实中,9月426台手术的“佳绩”,是否夹杂着不必要的治疗?当财政拨款有限、行业竞争激烈,医院的生存焦虑不该转嫁为患者的负担。

四、该担责的不是临时工,是“逐利”的管理思维

山东律师王海军说得直白:“喜报的错不在表达,在价值观。”如果诊疗量是考核红线,临时工不发喜报,也会有正式工做PPT;如果管理层不以患者痛苦为耻,今天撤下朋友圈,明天还会有“内部简报”。看看兰石医院2017年成立时的初心——“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如今却在二级医院的序列里,把患者当“流量”,把病房当“流水线”。

结语:李培平院长,请放下临时工的“挡箭牌”

7577个患者需要的不是喜报,是一句“抱歉,让您受苦了”;426台手术背后,是426个家庭对健康的渴望。当网友翻出1958年兰州老郎中“宁开药柜满尘”的日记,我们更想问:李培平院长,您办公室的锦旗上,“妙手仁心”的金字,还烫吗?

来源:冰火孔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