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十四五”期间,这份韧性切实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成果:货物贸易规模连续跨过5万亿美元、6万亿美元两个台阶,稳居全球第一;服务贸易规模首破1万亿美元,位居全球第二;出口、进口国际市场份额稳定在14%和10%以上……中国经贸大国地位进一步巩固。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中
国际商报记者 邵志媛
外贸是观察一国经济开放度与活力的“晴雨表”。面对全球经济不景气与国际环境严峻复杂的挑战,中国外贸从容承压,以平稳运行的进出口态势,展现出强劲韧性。
“十四五”期间,这份韧性切实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成果:货物贸易规模连续跨过5万亿美元、6万亿美元两个台阶,稳居全球第一;服务贸易规模首破1万亿美元,位居全球第二;出口、进口国际市场份额稳定在14%和10%以上……中国经贸大国地位进一步巩固。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中国持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不断优化营商环境,积极拓展多元化市场的努力。这些实践不仅筑牢了国内经济发展的根基,更为当前充满不确定性的全球贸易注入宝贵的确定性力量。
逆风破局,勇毅前行开新篇
在安徽芜湖美的厨热智能家电产业园,全球先进的洗碗机内胆生产线上,5台库卡机器人“眼疾手快”,精准完成组件铆接、打胶等工序,整线节拍仅为18秒。记者从美的集团了解到,2024年美的厨热芜湖工厂洗碗机、烟机灶具的年销售金额约10亿元,产品销往全球129个国家。
在安徽,美菱、美的、海尔、格力、TCL等龙头企业集聚,形成千亿元级智能家电产业集群,构建了“研发—制造—销售—配套”完整产业链。坚实的产业基础有力支撑了外贸增长:今年前8个月,安徽机电出口3039.5亿元,同比增16.7%。这组数据,正是中国外贸在复杂环境下展现强劲韧性的生动例证。
事非经过不知难。近年来,全球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但中国外贸凭借强大韧性实现逆势增长。与“十三五”末的2020年相比,2024年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增长32.4%,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额增长38%,可数字化交付的服务进出口额增长近四成……中国外贸的韧性与活力愈发凸显。
“外贸这条路从来不是一帆风顺,但也绝非高不可攀。面对日趋激烈的海内外竞争、原材料价格频繁波动等多重挑战,我们早已提前布局,制定了系统而周密的应对策略。”回忆起企业闯过的外贸难关,无锡毓杉车业有限公司业务经理周朋深有感触地对国际商报记者说道。
周朋进一步介绍,一方面,企业持续加大自主研发投入,坚定地向创新驱动转型;另一方面,积极优化供应链体系,通过与上游供应商开展战略合作、拓展储备渠道等方式增强抗风险能力,同时加快产品结构升级与数字化转型,全面提升运营效率与市场应变能力。“这些前瞻性的举措,使我们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保持稳健发展,持续巩固和提升核心竞争力与市场地位。”
五年来,中国外贸不仅“做大了体量”,也“做强了结构”,“质升”“质优”成为显著标识。据统计,2024年,货物贸易中高技术产品出口占比达18.2%;今年前三季度,中国出口高技术产品3.75万亿元,同比增长11.9%,对同期整体出口增长的贡献率超过三成。
面对地缘政治风险和贸易壁垒,以跨境电商、保税维修、市场采购等为代表的新业态新模式,极大便利了国内外消费者,成为稳外贸的重要引擎。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跨境电商进出口2.7万亿元,比2020年增长67%;前三季度,中国跨境电商进出口约2.06万亿元,增长6.4%。
聚势攻坚,开放引领再出发
在2025年服贸会上,山西乐酷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制作的《叽哩与咕噜》系列动画在展位上循环播放。“这系列动画在国内108家电视台及20余个IPTV端播出,译制成多语种覆盖2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国产动画登录美国NBC的先河,斩获30余项国内外大奖。”公司商务经理阴章华自豪地告诉国际商报记者。
这是中国服务贸易发展显效的缩影。加快发展服务贸易,正是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培育外贸发展新动能的重要抓手。今年前8个月,中国服务贸易稳步增长,服务进出口总额52476.9亿元,同比增长7.4%。中国服务贸易持续释放发展活力。
开放引领进步,合作铸就共赢。中国外贸“朋友圈”不断扩大,国际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中国是全球166个国家和地区的前三大贸易伙伴,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4个。今年前三季度,中国对共建国家进出口17.37万亿元,增长了6.2%。
此外,中国通过举办消博会、进博会、广交会、链博会等重点展会,扩大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贸区网络和对最不发达国家单边开放,加快与有关国家和地区自贸协定谈判进程……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中国发挥政策叠加优势、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为贸易强国建设不断注入新动力。
浸润开放底色的土地,向来无惧风浪考验。商务部部长王文涛表示,展望“十五五”,将更大力度推进贸易高质量发展,壮大创新动能,加大力度扩大进口,加强国际合作,增强贸易韧性,努力构建开放合作、共同发展、互利共赢的国际贸易格局。
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国际经贸研究室主任张宇对中国外贸未来发展充满信心。他对国际商报记者表示,中国的外贸发展已基本渡过最艰难阶段,在市场多元化转型、目标市场调整、突破技术和资源瓶颈以及国际舆论环境改善等方面都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同时,制度创新持续推进、营商环境不断改善,也为后续外贸发展提供了强大政策支持;未来贸易总体发展将持续向好。但他也提醒,未来贸易发展仍面临较为严峻的外部挑战,需要在稳定外贸增长的同时,加强对贸易风险与安全问题的关注。
来源:中工网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