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危机之下,默沙东没有坐以待毙,而是选择主动出击,开启了一段波澜壮阔、规模空外的“买遍全球”征程,3年狂砸超过500亿美元,只为搜寻能够定义下一个十年的潜在大药。
默沙东,这家凭借“药王”K药登顶行业之巅的巨头,正站在专利悬崖边上。
危机之下,默沙东没有坐以待毙,而是选择主动出击,开启了一段波澜壮阔、规模空外的“买遍全球”征程,3年狂砸超过500亿美元,只为搜寻能够定义下一个十年的潜在大药。
这是一场关乎巨头再生的惊天豪赌。
01
3年狂砸超500亿,为何疯狂?
为了买出个未来,默沙东究竟有多疯狂?
3年花了超过500亿美元,几乎每隔一年就发生一起重大并购交易,历年并购交易数量在跨国药企中排名前列。
过去五年,默沙东发起了3笔百亿美元级别的并购,包括2021年以115亿美元收购Acceleron Pharma,2023年以108亿美元收购Prometheus Biosciences,2025年以100亿美元收购Verona Pharma。
另外,默沙东还在2024年以30亿美元收购EyeBio,拿下多款眼科管线,包括潜在的首创四价三特异性抗体Restoret(EYE103),以及一种针对视网膜疾病的临床前管线。
除了并购交易,默沙东还频繁引进新药,包括与科伦博泰、第一三共达成交易总金额合计超300亿美元的BD合作,构建了丰富的ADC产品矩阵,还以近20亿美元引进恒瑞医药治疗心血管疾病的口服小分子Lp(a)抑制剂HRS-5346等。
通过买买买,默沙东打造了覆盖肿瘤、自免、眼科、呼吸、罕见病等多个领域的多元化产品组合。
默沙东并购活动(按治疗领域划分)
图片来源:招商证券研报
默沙东为何疯狂买买买?究其原因,在于贡献营收近半壁江山的Keytruda(K药)专利即将到期,以及重磅药物HPV疫苗面临增长危机。
K药的核心专利将于2028年到期,面对诸多生物类似药的冲击,Evaluate预测其2030年的销售额将比2024年(295亿美元)下滑近一半。而且,K药即将在2026年被选中进行价格谈判,受此影响,市场预计其销售额暴跌30%-50%,或将面临近150亿美元的收入缺口。
此外,由于中国市场对HPV疫苗的需求持续下滑,今年上半年,第二大畅销产品HPV疫苗Gardasil/Gardasil 9销售额同比下降48%至24.53亿美元。
对于任何一家企业而言,过度依赖单一核心产品都如同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
为了填补巨大的营收缺口,默沙东开启“买买买”模式,通过频繁并购和引进新的增长引擎,打造了覆盖肿瘤、自免、心血管代谢、眼科、呼吸等多个领域的丰富管线矩阵,其中不乏潜在大药。
这也让市场充满了期待:默沙东的下一个药王是谁?
02
双抗+ADC双管齐下
在肿瘤领域,默沙东主要聚焦双抗、ADC等领域。
为了布局ADC,默沙东与第一三共、科伦博泰达成BD合作,还斥资27.5亿美元收购VelosBio及其ROR1 ADC药物VLS-101。
2022年,默沙东与科伦博泰达成了3次授权许可协议,共涉及6款ADC分子,总交易对价最高可达118亿美元。目前,已有多款合作的ADC产品进入临床阶段,包括TROP2 ADC芦康沙妥珠单抗(sac-TMT,前称SKB264/MK-2870)、SKB410/MK-3120(Nectin-4 ADC)、SKB571/MK-2750(EGFR/c-Met双抗ADC)、SKB535/MK-6204等。
默沙东还与第一三共就3款ADC产品达成BD合作,包括HER3 ADC药物patritumab deruxtecan(HER3-DXd)、B7-H3 ADC药物Ifinatamab deruxtecan(I-DXd,DS-7300a)、CDH6 ADC药物Raludotatug deruxtecan(R-DXd)。
默沙东的意图在于构建肿瘤生态,凭借拥有PD-1“药王”K药,可以通过靶点广覆盖、技术平台创新及临床快速推进,构建了全球最全面的IO+ADC管线网络。
目前,科伦博泰Sac-TMT联用K药已启动多项全球III期临床试验,验证IO+ADC模式的临床价值;第一三共HER3 ADC与K药、化疗联用处于III期临床阶段,进一步探究NSCLC一线治疗潜力。
默沙东IO+ADC重点布局网络(不完全统计)
图片来源:浙商证券研报
尤其针对Sac-TMT,默沙东已启动14项单药疗法或联合K药或其他抗癌药物用于多种类型癌症的全球性Ⅲ期临床研究,涉及卵巢癌、宫颈癌、胃癌、非小细胞肺癌、三阴性乳腺癌等,市场预期其峰值销售有望超过50亿美元。
近日,Sac-TMT获NMPA批准第三项适应症,用于治疗经EGFR-TKI治疗后进展的EGFR突变局部晚期或转移性NSCLC成人患者,成为了全球首款覆盖肺癌二线及以上治疗的TROP2 ADC,为大量面临耐药困境的EGFR突变NSCLC患者提供了化疗之外更多的治疗选择。
除了Sac-TMT,默沙东斥资近33亿美元从礼新医药引进的PD-1/VEGF双抗LM-299,也颇具看点。
要知道,康方生物的依沃西单抗(PD-1/VEGF双抗)在一线治疗PD-L1阳性NSCLC患者的临床试验中头对头击败了K药。为此,默沙东选择引进同类药物LM-299予以反击,目前该药正在中国开展单药或联合其它抗肿瘤药物在晚期实体瘤患者的I/II期研究。
今年7月,中国生物制药宣布以近10亿美元收购礼新医药,不久后又宣布礼新医药与默沙东就LM-299/MK-2010的对外授权合作进展顺利,将于近期收到3亿美元的技术转移里程碑付款。
另外,默沙东还以13亿美元收购同润生物用于治疗B细胞相关疾病的CD3xCD19双抗CN201的全球权利。目前,CN201正在开展治疗复发或难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I期临床研究,治疗和复发或难治性B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Ib/II期临床研究。
03
潜在大药频出
在非肿瘤领域,默沙东的版图覆盖自免、呼吸、心血管代谢、眼科和疫苗等多个领域。
(1)自免领域
默沙东通过收购Prometheus Biosciences,拿下治疗炎症性肠病(IBD)的TL1A单抗Tulisokibart(PRA-023/MK-7240),进军自免领域。
炎症性肠病是一种慢性、免疫介导的胃肠道炎症性疾病,主要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罗恩病(CD),也是罗氏、赛诺菲和礼来等MNC巨头布局的热门赛道之一。目前,全球尚无TL1A靶向药物获批上市。2022年全球IBD药物市场规模为232.6亿美元,预计到2030年将增长至370亿美元。
目前,MK-7240正在开展治疗UC和CD的两项Ⅲ期研究,针对中重度化脓性汗腺炎、强直性脊柱炎和类风湿关节炎三项IIb期研究,以及针对系统性硬化症相关间质性肺疾病(SSc-ILD)的II期研究,覆盖六个疾病领域。默沙东曾表示,MK-7240具有“数十亿美元的峰值销售潜力”。
(2)呼吸领域
默沙东通过收购Verona Pharma,拿下全球首个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双靶点新药Ohtuvayre(Ensifentrine,恩司芬群)。
恩司芬群在2024年6月获FDA批准上市,作为维持疗法治疗COPD成人患者,成为20多年来首个用于治疗COPD的新型吸入机制药物。全球约有3.9亿人患有COPD,是全球第四大死因,其中中国患者超1亿。有机构预测,2032年全球COPD治疗市场销售额将达到约298.8亿美元。
恩司芬群是全球首创PDE3/4抑制剂,具有独特的双重机制,弥补了当前COPD治疗模式的一大缺陷,差异化优势显著。另外,恩司芬群还在拓展治疗非囊性纤维化支气管扩张、囊性纤维化和哮喘等适应症。分析师预测,到2030年代中期,恩司芬群的年销售额最高或达到近40亿美元。
Ensifentrine销售额环比增长明显
图片来源:国泰海通证券研报
(3)心血管代谢领域
默沙东通过收购Acceleron Pharma,拿下数十年来首个获得FDA批准的肺动脉高压(PAH)新疗法Winrevair(Sotatercept)。基于Hyperion和Zenith双试验的强劲数据,花旗银行将2030年销售额预测上调至57-61亿美元,摩根士丹利更是给出75亿美元峰值预期。
另外,默沙东布局的口服大环肽PCSK9抑制剂Enlicitide(MK-0616),已在多项III期临床试验中取得成功。分析师普遍认为Enlicitide的峰值销售有望达到约50亿美元。
(4)眼科领域
默沙东通过收购EyeBio,拿下一款潜在first-in-class的四价、三特异性Wnt抗体Restoret(EYE103)。目前,Restoret正在开展II/III期研究,用于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DME)和新生血管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NVAMD)。
眼科赛道孕育出了不少重磅炸弹药物,包括拜耳/再生元的阿柏西普、罗氏的全球首款眼科双抗药物法瑞西单抗(Vabysmo),这两款药物均已获批治疗眼病大适应症黄斑变性(AMD)。
(5)疫苗领域
今年6月,默沙东的长效RSV单抗Clesrovimab(Enflonsia,MK-1654)获FDA批准上市,用于预防婴儿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成为首个也是唯一一个针对婴儿的单剂量RSV单抗,无论患者体重如何。
从竞品销售表现来看,2024年,阿斯利康/赛诺菲的尼塞韦单抗(Beyfortus)、阿斯利康/苏庇医药的帕利珠单抗销售额分别为18.29亿美元、5.01亿美元。
04
结语
专利悬崖的倒计时声中,默沙东正在书写制药史上最激进的转型剧本。
在生物医药的竞技场上,巨头的每一次重大并购都是一次清晰的战略宣言。默沙东近年的系列收购,绝非散点式的“广撒网”,而是一幅围绕“后Keytruda时代”精心绘制的多元化版图。
默沙东正通过“买出来的未来”寻找下一个增长极。这场转型不仅关乎营收缺口填补,更可能改写全球制药竞争格局。
参考资料:
1.各家公司的财报、公告、官微
2.招商证券、浙商证券、国泰海通证券研报
来源:药械Tal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