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县城商演的后台,吕品对着镜子描眉。镜子是旧的,边缘掉了块漆,映出她脸上厚厚的粉底,盖不住眼角的细纹。这时候台下传来起哄声:"丫蛋老师唱首《不差钱》呗!"她扯了扯嘴角,转身拿起麦克风——十年前,这歌是她的底气;十年后,成了她谋生的底气。
"我感谢你八辈祖宗"火了又怎样?丫蛋的十年,藏着娱乐圈的残酷与清醒
县城商演的后台,吕品对着镜子描眉。镜子是旧的,边缘掉了块漆,映出她脸上厚厚的粉底,盖不住眼角的细纹。这时候台下传来起哄声:"丫蛋老师唱首《不差钱》呗!"她扯了扯嘴角,转身拿起麦克风——十年前,这歌是她的底气;十年后,成了她谋生的底气。
一、那个蹲在剧场门口啃馒头的姑娘
吕品第一次登台是14岁,在吉林乡下的二人转小剧场。那天她穿着母亲的旧花袄,手里攥着父亲塞的半块馒头,就敢在台上飙高音。台下观众喝倒彩时,她没哭,只是把馒头揣回怀里,躲到侧幕继续练。父亲剧场欠的债像座山,她辍学跟着父亲跑了三年乡镇,每天赶两场演出,嗓子喊哑了就含胖大海,腿站肿了就往鞋里塞棉花。
"当时我就想,啥时候能让爸妈过上好日子。"她后来在访谈里说。这句话现在听着像句玩笑,可当年她眼里的光,比聚光灯还亮。
二、春晚后台的"绿棉袄"
2009年春晚,赵本山把她从赵家班叫到北京。小姑娘紧张得发抖,在后台翻出一件皱巴巴的绿棉袄穿上——那是她最厚的演出服。排练到凌晨三点,她蹲在墙角啃苹果,赵本山拍着她的背:"丫头,放心唱,台下都是咱自家亲戚。"
结果那句"我感谢你八辈祖宗",真成了全国人民的口头禅。第二天她出门买包子,听见两个老太太在排队议论:"那不是丫蛋吗?真会来事!"她红着脸跑开,心里却像揣了团火:"我终于能让爸妈过上好日子了。"
三、舞台上的爱情与算计
成名后的她遇到了王金龙。两人在舞台上一唱一和,生活里也腻歪得像糖。她21岁就嫁了,婚礼简单得没请媒体,只摆了三桌赵家班的人。"他是我师父的徒弟,我们从小一起长大。"她在节目里说这话时,眼里的星星比现在舞台上的灯还亮。
可娱乐圈哪有那么多童话。孩子出生后她停了工作,再复出时,观众已经开始追新的笑星。她想接商演,王金龙却劝她:"咱在家带孩子不好吗?"两人开始频繁吵架,直到离婚那天,她收拾行李时看见王金龙偷偷掉眼泪,心里才泛起悔意——原来爱情和事业,从来不是单选题。
四、从"黄金搭档"到"窝里恋"
离婚后的吕品,转头嫁给了师弟小鹏飞。这事儿在赵家班掀起轩然大波,有人说她"胳膊肘往外拐",有人说她"不守规矩"。赵本山在后台撞见她时,手里的茶杯差点没端稳:"丫头,你这是要把自己的路堵死啊!"
她没听劝。后来她在直播里说:"当时我就想,有人疼总比一个人扛着好。"可现实给了她一巴掌——没了师父的庇护,没了搭档的默契,她的商演海报从"吕品(丫蛋)"改成了"丫蛋",甚至有人故意在海报上用错她的名字。
五、当"丫蛋"成了谋生的工具
今年中秋,她在县城的演出海报被贴在菜市场门口。海报上的她穿着亮片裙,画着精致的妆,可评论区有人翻出十年前的照片:绿棉袄,粗辫子,在小剧场的土舞台上笑得没心没肺。"这还是当年那个丫蛋吗?"有人问。
她在直播间唱《大梦一场空》时,镜头扫过台下稀稀拉拉的观众,有人举着手机拍摄,有人低头玩手机。唱到"我爱过你,我也恨过你"时,她突然哽咽:"以前我总觉得,只要我拼命唱,观众就会永远记得我。现在才知道,人心就像舞台,转得快,忘得更快。"
尾声:每个人都在自己的舞台上
最近刷到小沈阳的新闻,他带着女儿沈佳润参加亲子综艺,评论区一片"爷青回"。而丫蛋的最新动态是在短视频平台发了段吃播,配文:"今天吃了草莓,突然想起小时候妈妈总把最大的那颗塞给我。"
或许娱乐圈的残酷,从来不是谁红谁不红,而是有人在该扎根的时候急着开花,有人在该沉淀的时候急着奔跑。就像当年她在春晚后台啃苹果时,不会想到十年后要靠短视频谋生;就像现在她在县城舞台上唱歌时,或许终于明白——真正的成功,不是让所有人记住你,而是你记得住自己最初为什么出发。
(信息来源:百度百科;《不差钱》毛毛真名吕品 12岁登台为父还债,新浪娱乐,2009-03-13;赵本山弟子丫蛋被曝离婚,腾讯网,2017-11-07)
来源:末末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