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江苏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1993年发现的南京汤山直立猿人化石表明,早在50万年前就有古人类在此活动。
江苏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1993年发现的南京汤山直立猿人化石表明,早在50万年前就有古人类在此活动。
汤山古猿人洞介绍石刻
三皇五帝时期,江苏基本以古淮河为界分属徐州和扬州。
禹贡九州图
商代末年,泰伯、仲雍兄弟迁到江南,建立勾吴国。春秋吴国鼎盛时期,把现代江苏整个地界纳入自己版图。
春秋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实行郡县制,江苏江北之地成为泗水郡、东海郡,江南之地则为会稽郡。
秦
秦朝末年,下相(今属江苏宿迁)项羽在江东(今苏南)起兵反秦,沛丰邑(今江苏丰县)刘邦也在家乡高举义旗。秦国灭亡后,经过五六年的楚汉相争,江苏人刘邦在江苏人韩信的帮助下打败了江苏人项羽,最终统一天下,建立汉朝。汉初实行郡县制与分封制并行的郡国并行制。汉武帝时期将全国除京师附近七郡外的地方划分为十三州刺史部。江苏地界基本以长江为界分属徐州和扬州。
汉十三州
东汉末年,孙权在下邳出生,若干年后在南京称帝,刘备也在徐州一带开始创业。到三国鼎立时期,江苏基本以淮河附近为界分属魏和吴。
三国鼎立时期
西晋时期行政区划和汉相似,特别是江苏地界任然分属徐州和扬州。
西晋统一时期
东晋和南北朝时期,江苏南部先后属东晋和南朝,北部属北朝。因为东吴、东晋和南朝的宋、齐、梁、陈,先后在今南京建都立国,江苏地区成为中国南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东晋时期
南北朝图(陈、齐、周)
唐初,有贞观十道,中唐增为开元十六道,江苏地界分属河南道,淮南道,江南道(后期分为江南东道和江南西道)。
唐代十道图
北宋初,袭唐朝旧制,略事改革,分全国为十三道,后改道为路,天下共分十五路,后析为十八路,又析为二十三路。江苏地界分的较散,分属京东东路(大约有邳州、新沂附近),京东西路(大约有徐州),淮南东路(大约有连云港、宿迁、淮安、盐城、扬州、泰州、南通、南京江北部分),江南东路(大约有南京江南部分,溧阳部分),两浙路(大约有苏锡常镇)。
北宋
南宋时期,绍兴十二年,宋高宗分天下为十六路,江苏地界淮河以北属金,淮河以南长江以北属淮南东路,南京江南部分属江南东路,苏锡常镇属两浙西路。
南宋十六路
元朝时期设中书省和十行省,江苏地界以长江为界分属河南江北行省和江浙行省。
元
明初定都应天府(今南京),并以南京周边设直隶,全国除直隶以外划分十三省,后迁都北京,在北京周边设直隶,改南京周边为南直隶。
明两京十三省
清初,沿袭了明代所置的两京与十三布政使司,顺治二年改南直隶为江南省,康熙六年江南省正式分为江苏、安徽二省,其中江苏取江宁、苏州二府之首字而得名。
清
民国时期,区划基本不变,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江苏分为南京、上海两个直辖市和苏南苏北两个行署,1953年南京市和苏南苏北行署合并为新的江苏省,同年太湖大部分划归江苏管辖,嵊泗列岛划归浙江管辖,1958年江苏划10个县归上海管辖,至此江苏省级版图延续至今。
来源:历史那些事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