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30万起步,小沈阳打包再贵20万”,这条报价单在演出群里一弹出来,北方三线城市的商场老板先炸了:同样预算,请一个流量生面孔,不如把“小沈阳+闺女”一起搬来,父女同台,省掉主持暖场,还自带热搜。
“30万起步,小沈阳打包再贵20万”,这条报价单在演出群里一弹出来,北方三线城市的商场老板先炸了:同样预算,请一个流量生面孔,不如把“小沈阳+闺女”一起搬来,父女同台,省掉主持暖场,还自带热搜。
算盘噼啪响,沈佳润的名字就这样被真金白银地推到了灯牌中央。
可别以为只是“买一赠一”的便宜。
行内人瞄到的是合同里那行小字——“父亲陪同条款”。
白纸黑字写着:活动方必须同时预订小沈阳,且现场安保、采访提纲、甚至观众互动问题,得提前给老沈团队过目。
圈里第一次把“亲属护航”写进商务约,等于给未成年艺人上了道保险,也把“星二代容易翻车”的隐忧甩给了主办方。
以后想请小姑娘,先得答应她爸坐在监视器后头,这买卖瞬间从“亲情秀”升级成“风控模型”。
数据端更直观。
过去30天,沈佳润的抖音号像装了弹簧,200万新粉涌进来,点赞最高的一条是她独自跳完一支15秒的urban,评论区前排不再是“靠爹”俩字,而是“动作干净,下盘稳”。
负面声量被压到8%,相当于把原来四分之一的质疑直接折叠。
平台运营透露,团队把“成长”标签打在了最显眼的位置,每条视频都留一点瑕疵:抢拍、笑场、头发乱飞,反而让看客觉得自己看着一个小姑娘慢慢长开,不是一夜成神的剧本,是邻家妹妹练舞日记。
小沈阳的“护犊子”也悄悄松了手。
上周的网综里,沈佳润一个人坐在观察室,主持人抛梗她接得住,还反抛一个“东北散装英语”包袱,现场工作人员后来发朋友圈:小沈阳在台下攥着手机,憋笑比哭还难看。
那一刻,老父亲心里大概清楚,合同里的“陪同”迟早会失效,观众对“父女档”的新鲜感也有保质期。
真正能让报价单继续往上涨的,只能是她独自站在台中央的那几分钟。
有人担心,过度保护会掐掉星二代的野性。
可沈佳润的案例反着来:先给安全垫,再让她自己翻跟头。
商场演出、综艺剪辑、直播弹幕,一层层缓冲带,把网络最锋利的部分先过滤掉,留下能让她喘气的空间。
等她能一口气跳完90秒 choreography,老沈就会退到侧幕条外,这是行内人都能算出的时间差。
毕竟,演出市场最现实:父女打包价不可能年年涨,只有单人报价单才能从30万翻到100万。
看客的心态也在变。
十年前,星二代出道等于“资源咖”原罪;五年后,大家开始数他们到底有几分成色;到了今天,观众愿意给一段“被保护的成长”鼓掌,前提是你得把努力亮在明处。
沈佳润的舞步不算天才,却足够让屏幕外的初中生跟着学;她的普通话带着东北味儿,却刚好把“国际范”拉回到地气。
人们发现,原来“靠爹”可以是起点,不是终点,只要你能把接住的资源熬成自己的招牌。
下一次演出报价单再跳出来,如果写着“沈佳润单人55万,父亲 optional”,那就说明小姑娘真的出师了。
商场老板们还会不会下单?
大概率会。
因为他们赌的不是小沈阳的女儿,而是一个被提前筛掉风险、还自带流量缓冲的新面孔——这年头,安全感和新鲜感同时打包,比任何天价流量都划算。
来源:只會喵喵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