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晚播别发愁,播量多少?专家给你答案!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0-16 00:45 1

摘要:最近黄淮海地区的朋友圈,几乎被连绵的阴雨“刷屏”了。从9月底到10月中旬,河南、山东、安徽、江苏等小麦主产区的降雨量较常年偏多5成到2倍,农田土壤含水量普遍饱和,部分低洼地块甚至出现积水。眼看小麦适播期(黄淮海北部适播期一般为10月5日-15日,南部为10月1

# 黄淮海小麦晚播别慌!科学播种量+田间管理,稳产有门道!

最近黄淮海地区的朋友圈,几乎被连绵的阴雨“刷屏”了。从9月底到10月中旬,河南、山东、安徽、江苏等小麦主产区的降雨量较常年偏多5成到2倍,农田土壤含水量普遍饱和,部分低洼地块甚至出现积水。眼看小麦适播期(黄淮海北部适播期一般为10月5日-15日,南部为10月10日-20日)一天天过去,不少农户心急如焚:“这雨再下下去,小麦还能按时种上吗?晚播了到底该下多少种?”

### 晚播已成定局,但“晚”不等于“减产”

先给大家吃颗“定心丸”:小麦晚播确实会影响冬前积温,导致分蘖减少、苗势偏弱,但只要科学调整播种策略,后期管理跟上,产量依然有保障!农业农村部专家多次强调,黄淮海小麦区有“春发”优势,晚播麦苗通过春季肥水调控,完全能弥补冬前生长不足。

### 黄淮海小麦晚播,播种量到底该多少?

**核心原则:以“播期定播量”,每晚播1天,亩播量增加0.5斤**

黄淮海地区适播期内的常规播种量一般为12-15公斤/亩(即24-30斤/亩),但晚播后需根据播期动态调整:

- **晚播5-10天(10月20日-25日)**:亩播量可增至15-18公斤(30-36斤),基本苗控制在25万-30万株/亩;

- **晚播10-15天(10月25日-11月初)**:亩播量增至18-22公斤(36-44斤),基本苗30万-35万株/亩;

- **晚播超过15天(11月5日后)**:亩播量最多不超过25公斤(50斤),避免群体过大导致后期倒伏和病虫害加重。

**注意**:播量调整还需结合土壤肥力和种子质量。土壤肥力差、种子发芽率低的地块,可在上述基础上适当增加5%-10%播量;反之则减少。

### 晚播小麦“三字诀”:抢、补、管

除了播量,晚播小麦还需抓住三个关键点:

1. **“抢”整地**:雨停后及时排水散墒,对湿度仍大的地块,可采用“免耕播种”或“浅旋播种”,避免深耕导致土壤板结,力争11月10日前完成播种。

2. **“补”养分**:晚播麦苗冬前生长时间短,需施足“种肥”,亩施复合肥(N-P₂O₅-K₂O比例25-10-5)30-40公斤,促进根系和分蘖早生快发。

3. **“管”春发**:春季返青后是晚播麦苗“赶生长”的关键期,需早施返青肥(亩施尿素10-15公斤),配合浇水,促分蘖成穗;拔节期再追施拔节肥,巩固穗数,增加粒重。

### 农户案例:去年晚播20天,亩产仍超千斤

河南周口的种粮大户老王去年就遇到了类似情况:10月底才完成小麦播种,比常年晚20天。他按照“每晚播1天增0.5斤种”的原则,亩播量调整到40斤,同时浅旋播种、施足种肥,春季早追肥、巧浇水,今年夏收亩产达到1100斤,比周边晚播但管理粗放的地块高出200多斤。“晚播不可怕,就怕不管不问瞎种地!”老王的话道出了关键。

### 最后提醒:选对品种,事半功倍

晚播地块建议选用半冬性或弱春性品种,如“济麦44”“郑麦136”“皖麦52”等,这些品种春发性强、耐晚播,能有效缩短生育期,降低晚播影响。

阴雨终会停,播种莫迟疑。只要科学调整播量、抓好田间管理,晚播小麦依然能迎来丰收的夏天!转发给身边需要的农户,让更多人掌握晚播秘诀,稳产增收有底气!

来源:微风细雨17070794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