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查上辈子的浏览记录”这梗一出来,我直接笑到手机掉火锅里——原来我上上辈子就在搜“怎么三天瘦十斤”,这辈子还在搜,合着孟婆汤是掺了自来水?
“查上辈子的浏览记录”这梗一出来,我直接笑到手机掉火锅里——原来我上上辈子就在搜“怎么三天瘦十斤”,这辈子还在搜,合着孟婆汤是掺了自来水?
别急着截图发群,先给你个冷知识:抖音上这tag已经滚出5亿播放,相当于全国人手看三遍还带二刷。
你以为只是图一乐,其实平台算法早把“电子榨菜”端上桌——晚高峰6点到8点,段子互动率直接飙60%,比下班地铁还挤。
我蹲了三天热榜,发现好笑的段子都长一个样:先甩“小白心里软”当饵,再塞“光剑变身”当彩蛋,最后拿“发疯文学”收尸。
三步走完,点赞像不要钱。
B站那边更离谱,同类视频播放时长能拖到2分38秒,要知道普通人耐心只有金鱼的七秒,可见梗叠梗确实上头。
有人吐槽“梗活不过一个月”,其实真相更扎心:不是梗快,是人越来越懒得笑第二遍。
去年“雪糕刺客”还能撑一季,今年“挖呀挖”十天就过气。
创作者只能卷到飞起,把三个老梗拆成五个新梗,像打地鼠,冒头就敲。
最骚的是品牌爸爸也下场蹭。
前阵子某奶茶把“查浏览记录”印在杯套,销量当天涨210%,评论区清一色“怕我前世是奶茶精?
”——你看,笑归笑,钱是真砸进去了。
所以下次刷到这种缝合怪,别急着滑走。
它可能low,可能尬,但它精准踩中了打工人的死穴:白天被PPT毒打,晚上只想不动脑子笑十分钟。
至于我?
我已经在备忘录写好了下一条段子:如果前世浏览记录真被公开,我大概会看见自己正在搜“怎么把前世浏览记录删掉”。
来源:幽默狂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