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访问中国的西方高管回来时都感到恐惧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0-14 18:44 1

摘要:凌晨一点,我在东莞车间门口蹲着啃包子,灯全灭,只有一排排机械臂在黑暗里闪着小红点,像鬼片。

凌晨一点,我在东莞车间门口蹲着啃包子,灯全灭,只有一排排机械臂在黑暗里闪着小红点,像鬼片。

英国老板下午刚走,嘴里念叨:567台机器人对一万人,我们老家才200出头,这仗怎么打?

我嚼着韭菜馅,心里咯噔一下——原来我们打工人的夜班,早被算法写死了。

比亚迪那辆海豹,去年在英国一个月卖几十辆,今年直接飙到几百,翻十倍。

伦敦经销商说,不是车多好,是价格砍到德系三分之一,续航还多一百公里。

欧洲人一边骂倾销,一边真香下单。

我表弟在合肥电池线,他说新车项目从图纸到试产,欧洲要四年,我们十八个月,老板直接甩一句:睡什么觉,机器不困。

更离谱的是,政府直接给买机器人打八折,补贴到账比工资还快。

埃夫特新款协作臂,精度0.02毫米,头发丝都能掰两半,老板当场抱走十台,回来就把我老乡调去搬箱子,说省一个人是一年十万。

我看着他背影,想起十年前我们一条线一百二十人,现在只剩十二个,还兼着按急停。

有人喊“产业转移去越南”,结果海关数据啪啪打脸:墨西哥从中国进口电动车零件暴涨387%,越南电子配套才三成,连螺丝都得空运。

中欧班列拉着新能源车跑了一万列,火车司机说,车厢里全是锂电池味,熏得他眼泪直流,可运费还是比海运便宜一半。

大众急了,拉着小鹏一起写代码;宝马把沈阳工厂改成iFACTORY,机器人密度提到1500,可造价还是比国内贵四成。

美国更狠,527亿美元补贴直接写进合同:拿了我的钱,十年内不准在中国扩厂。

我看完新闻笑出声——十年前他们嫌我们人多,现在又嫌我们机器多,横竖都是怕。

夜里收工,我踩着地上的反光胶带回宿舍,耳机里播着BBC,主持人问:中国车为什么便宜?

我抬头看天,黑灯工厂没窗户,只有排风扇在转。

便宜?

我们把睡觉时间砍了,把试错成本砍了,把老板犹豫的时间也砍了。

机器人不用交社保,不会跳楼,不会闹罢工,这才是真正的成本杀手。

有人说这是内卷,我说是活路。

你不把机器熬到冒烟,明天就有更便宜的厂把你替掉。

英国人回去写报告,写中国机器人密度全球第一,写供应链像章鱼一样缠住世界,可他们没写——章鱼的心脏,是无数个像我一样,在黑暗里啃冷包味的打工人。

天快亮了,车间灯依旧没亮,机器臂还在跳。

我忽然明白,所谓黑灯工厂,不是关灯省电,是压根不需要人睁眼。

等哪天连韭菜包子都由机械臂喂到嘴边,我们就真赢了——赢到连被剥削的价值都没有。

来源:清新荷叶7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