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LinkedIn刚出的2023招聘白皮书,白纸黑字:87%的HR挖高管,先扒“道德口碑”,比三年前飙了23个点。
“好人吃亏”这句话,早该扔进回收站了。
LinkedIn刚出的2023招聘白皮书,白纸黑字:87%的HR挖高管,先扒“道德口碑”,比三年前飙了23个点。
能力再闪,只要黑料一踩,直接pass。
江湖不再是“谁狠谁吃鸡”,而是“谁干净谁上桌”。
别急着感动,先看血淋淋的反面教材。
去年某互联网大厂副总裁,KPI战神,带团队跟砍瓜切菜似的,结果被人扒出职场霸凌,内部论坛炸了三天,董事会连夜投票,一脚踹走,股票当天蒸发几十亿。
狠不狠?
狠。
惨不惨?
更惨。
位子还没坐热,名字先成负面教材,简历再漂亮也盖不住“人品红灯”。
另一边,新东方老俞,双减之后差点断气,却偏要硬撑着把八万员工的NPI一分不少先打款。
当时一堆人笑他傻,账上钱都不够烧三个月。
结果呢?
政策回暖,直播间里“文化人带货”出圈,股价从两块蹦回三十,那些提前裁员的同行反倒被家长拉黑。
说白了,群众不是傻子,谁有良心谁没良心,手机另一端能闻出来。
哈佛商学院刚发的一篇论文更扎心:连续十年保持“善良指数”在行业前25%的创业者,公司五年存活率飙到68%,比平均值高42%。
风投那边也学精了,尽调先翻创始人前女友的微博,看有没有“渣”痕迹。
理由简单粗暴:对伴侣都不厚道,能对投资人讲信用?
别闹了。
再把镜头拉回自家客厅。
中国家庭发展报告2023版给了个硬核数据:跟爸妈关系融洽的中年人,抑郁概率直降65%,平均寿命多4.2年。
换算成白话,少跑医院少吃药,一年省下的医保钱都够给娃报三个兴趣班。
家和万事兴,不是鸡汤,是算得出的现金流。
有人举手,说道理都懂,可“善良”这词太虚,怎么落地?
给你四根钉子,回家就能钉墙上——
1. 道德记账本:睡前30秒,把今天最昧良心的三句话写下来,第二天回炉重说。
别小看这点墨迹,三个月后再翻,你会惊讶自己原来嘴这么毒。
2. 善意KPI:跟HR商量,把“帮同事解决问题次数”写进季度考核,一次加两分,造假举报倒扣十分。
团队氛围肉眼可见地变暖,离职率直接腰斩。
3. 家庭飞行模式:每周三晚上九点起,手机关静音,陪爸妈纯聊天,哪怕只吐槽楼下白菜涨价。
坚持八周,老妈的血压药量自己下调,比什么保健品都灵。
4. 延迟判断十秒:遇到冲突,先默数到十,假设对方不是傻X而是信息不全。
十秒后再开口,你会发现九成争吵根本没必要,剩下那一成也更容易赢。
心理学圈今年还造了个新词,“善良复利”:每天攒一点人情,不取现,利滚利,关键时刻一次提现,利息高得吓人。
就像程序员小哥A,十年前顺手帮同事B改了个bug,没留名。
去年A被裁员,B已是独角兽CTO,一个电话递来offer,年薪翻三倍。
你说玄?
人家只是提前存了款。
当然,善良不是让你把脑子扔进冰箱。
该算的利润得算,该守的边界得守。
真正的“好人”自带獠牙,只是不轻易露。
记住一句糙话:手里有刀,心里才有佛;手里没刀,佛也保不住你。
所以,别再嚷嚷“老实人吃亏”。
那是旧版本,早该更新。
新版本规则很简单:先把人做正,再把事做精,钱和好运自会排队上门。
今晚开始,把“善良”当核心资产加仓,别等爆仓才想起补仓——那时,真没人陪你哭。
来源:一品姑苏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