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截至2023年末,辖9个地级市、3个盟,东北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交界,南部与山西、陕西、宁夏相邻,西南部与甘肃毗连,北部与俄罗斯、蒙古接壤,气候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截至2024年末,常住人口2,388万人。
内蒙古自治区简称内蒙古,地处我国北部,首府为呼和浩特市,总面积118.3万平方千米。
截至2023年末,辖9个地级市、3个盟,东北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交界,南部与山西、陕西、宁夏相邻,西南部与甘肃毗连,北部与俄罗斯、蒙古接壤,气候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截至2024年末,常住人口2,388万人。
虽然土地辽阔、资源丰富,草原、森林和人均耕地面积居全国第一,但在地理位置的影响下,经济水平一般,以2024年为例,地区生产总值26,314.6亿元。
在经济基础的影响下,教育资源也比较有限,特别是高等教育资源,只拥有一所211、双一流大学。
今天,通过2025年ABC中国大学排名,来看看2025年内蒙古自治区大学的排名情况。
唯一的211、双一流内蒙古大学位列第一,排在全国总榜第110名。
内蒙古大学简称内大,位于自治区首府、历史文化名城呼和浩特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在边疆民族地区创办的第一所综合大学。
创办于1957年,1962年招收研究生,1978年被确定为全国88所重点大学之一,1984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2004年成为自治区人民政府和教育部“省部共建”大学,2018年成为教育部和自治区人民政府合建高校。
目前设有22个学院,开设了87个本科专业,优质学科有中国语言文学、生物学、民族学、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物理学、化学等。
在地理位置的影响下,内大是一所适合学生捡漏的211大学,以2025年高考为例,在山西省的物理类最低分仅536分(最低位次为37,306位),在自治区内的物理类最低分仅534分(最低位次为20,296位)。
内蒙古农业大学位列第二,排在全国总榜第180名,位于呼和浩特市,是一所以农林为主,以草原畜牧业为特色,具有农、工、理、经、管、文、法、艺等8个学科门类的多科性大学。
历史可以追溯至1952年,原河北农学院、平原农学院的畜牧兽医系和山西农学院的兽医专业整建制迁至归绥(现呼和浩特),组建了自治区第1所本科高等学校——内蒙古畜牧兽医学院。
1958年,内蒙古林学院成立,1960年,内蒙古畜牧兽医学院更名为内蒙古农牧学院,1999年,内蒙古农牧学院和内蒙古林学院合并,组建为内蒙古农业大学。
学校具备培养高职高专、学士、硕士及博士的完整高等教育体系,2001年成为国家西部大开发“一省一校”重点支持建设的大学,2012年成为国家林业局(现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和自治区人民政府“省部共建”大学,2013年进入国家“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支持院校行列。
内蒙古师范大学第三,排在全国总榜第226名;内蒙古工业大学第四,排在全国总榜第237名;内蒙古科技大学第五,排在全国总榜第271名;内蒙古民族大学第六,排在全国总榜第288名。
内蒙古工业大学同样位于呼和浩特市,是一所以工为主,工、理、管、文、法、经、艺术相结合,具有学士、硕士、博士完整人才培养体系的特色鲜明的多科性大学。
创建于1951年,始为绥远省高级工业学校,开启内蒙古工程教育先河,1958年,在清华大学等高校的支援下成立内蒙古工学院,开启本科办学新篇章。
1993年更名为内蒙古工业大学,目前共4个校区,占地面积3700多亩,下设23个教学单位,8个自治区级示范性特色学院,开办了84个本科专业。
内蒙古民族大学坐落于通辽市,是自治区重点建设高校、自治区人民政府和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共建高校。
前身是1958年成立的通辽师范专科学校、哲里木盟卫生学校、哲里木盟农牧学校,后历经发展,三所学校更名为内蒙古民族学院、内蒙古蒙医学院、哲里木畜牧学院。
2000年,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三校合并成立内蒙古民族大学,如今,内蒙古民族大学已发展成为一所学科门类齐全、办学特色鲜明、本硕博一体化人才培养的综合性大学,累计培养各类人才20余万名,为国家、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北疆安全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
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七;内蒙古财经大学第八;呼和浩特民族学院第九;赤峰学院第十。
来源:小月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