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杀他10个侄子时,父亲李渊说出14个字,谁料16年后一一应验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0-15 19:02 1

摘要:一提起唐朝,很多人脑海里跳出的画面都是鲜衣怒马、繁花似锦,路上总有异邦使节穿梭的气派。没有错,在那段岁月里,这片土地最能代表强盛甚至是某种“气度”的存在,离不开唐太宗李世民这个名字。可他并不是李渊手里顺理成章的那个嫡长子,玄武门一役以后,太子李建成和李元吉成了

文 | 云蘅不姓温

编辑 | 云蘅不姓温

一提起唐朝,很多人脑海里跳出的画面都是鲜衣怒马、繁花似锦,路上总有异邦使节穿梭的气派。没有错,在那段岁月里,这片土地最能代表强盛甚至是某种“气度”的存在,离不开唐太宗李世民这个名字。可他并不是李渊手里顺理成章的那个嫡长子,玄武门一役以后,太子李建成和李元吉成了冢中枯骨,还波及了一群幼小侄子。李渊退位时,那句“你今日所行,后代自会偿还”竟带着隐隐的凉意。

李世民打小就和兵马打交道,边疆的风沙和战场的鼓点都是他长大的噪音。相比之下,李建成更多时间守在父皇身边,长子的身份给了他看似稳固的接班人地位。李渊很清楚家法礼制,偏偏又有一个能打、能谋的次子,所以种种心思难免复杂。那些年,李世民的军权与民心被李渊忌惮,李建成虽然也有才干,但似乎从未真正独自掌控大局。大家都知道,兄弟之间的裂缝往往比别人想象的更深,哪怕彼此间曾有几分挂念。到底是父亲手里的棋盘太大,还是兄弟本身早有分歧,谁又能说清?

皇帝没少玩“分而治之”的手段,太子拥政,秦王掌兵,看似均衡,实则处处埋着蛛网。李渊说要给李世民太子之位,到头来却是李建成坐了上去。这种暧昧的许诺,比刀剑还让人难熬。每个人都在猜对方的底线,进退之间,早已没有什么兄弟情面可言吧?有些人说,李建成曾拒绝部下杀李世民的建议,李世民身边的房玄龄也一再劝他快刀斩乱麻,结果双方都迟疑,仿佛想留点体面。其实哪里还有余地?你看得出来他们心里那点念旧,可他们脚下的路早已满是荆棘。

真要问为什么最后是李世民动了手,那也怪不得别人。李元吉和李建成搅在一起,台前幕后套了不少招数,连中书令都能收买,劝得李渊有点远离李世民。武德九年,李世民发现自己要成刀俎上的鱼,索性决定先发制人,这种反击的姿态其实也不太高明。那天清晨,玄武门下埋伏已久,李建成李元吉骑马经过的一刻,气氛凝成一根拉满的弦。李世民一箭射死李建成,追兵又将李元吉射落马下,从此一家人再无重逢的可能。乱世成王败寇,不安分的人最后都要付出代价。

那些小侄子,大多还没来得及明白大人的纷争,跟着父亲殉了命。李渊最后只能把皇位交出来,那种被自己儿子逼退的滋味,大概没人会羡慕。庭院深深,父子之间多了条深不可测的沟壑。那些天,李渊还添了几个晚年子女,这命运折腾得人没头没脑的。李世民起初以为夺位之后天下太平,偏生自家孩子也不安分。最疼爱的李承乾起兵逼父,眼看要重复到自己身上的剧本。李世民寿终正寝时,十四个孩子里真正活到最后的,只剩孤零零的两个!有人觉得天命难违,其实是宿命捉弄人罢了。

李世民治国的本事,很多后人都知道。他“贞观之治”,用今天的数据来说,国库增盈43万匹丝绸,田赋增收二百余万石。经济繁荣了,百姓温饱逐年增长,长安米价一度下跌到“斗米三百”,商贩穿梭,朝廷的贡品堆满了库房。如今考古出土的“景云盏”“唐三彩”,均有外邦工匠参与设计。2018年国家文物局数据显示,唐三彩远销中亚波斯,英、法、俄、日等12国藏品数据均有记载,这可不是随口胡说。可蓬勃的富足背后,李世民痛失子女的悲剧却照照实实。

李世民爱才重用魏征、房玄龄、杜如晦,那种能容纳忠谏的胸襟,一般人还真学不来。魏征上疏时直言不讳,甚至劝太宗不要杀害俘虏,李世民竟然采纳。2020年北京大学历史学者实证推算,魏征在贞观十一年到贞观十四年共上书136次,反对意见被采纳超过八成,这种效率说出去有点不可思议。一方面他大胆用贤,另一方面对权力的掌控并不手软。历史上多次记载“方讨不轨者,必用雷霆手段”,所以有人说李世民外圆内方,有时又杀伐果断。这平衡点,他自己,恐怕也常常拿不准,是不是有点错位?

无论如何,玄武门事变影响后世太多。很多家庭的内耗都难免受这桩往事影响,到了李世民的孙子辈,李唐江山几经折腾,最终还是分崩离析。可奇怪的是,有时权力传承里你看到的并不是冷血绝情。新唐书记载,李建成死后的喇嘛节,李世民时常缅怀过往,“状若哭泣”,真假谁能分得清?历史里的人哪能绝对分辨黑白。甚至一个意外的消息也会改变一切。

说玄武门的牺牲换来了盛世,确实不为过。没有李世民的政策大刀阔斧,很难想象丝绸之路扩张到吐蕃、大食、波斯,沿途设置的“置馆”成就了大唐商贸繁荣。唐德宗时期,临海路年贸易额据2019年广东省档案馆数据,已过百万贯。可再想想,这盛世的基石里,混着多少亲情、兄弟之情的血与泪?用现在的眼光看李世民,他到底是不是那个全然无瑕的中兴之主?还是说,不公正的开端一样能开出美丽的花?谁也说不清。

有一次,成都武侯祠考古队在整理唐代墓志铭时,意外翻出一批与玄武门相关章疏,字迹潦草,记录着一份远比史书更琐碎、更焦虑的心情。可能真相远没有定论。

其实哪一家帝王之家不是忧喜参半,即使是后来更迭不断的明清,也多少都有血色纠葛。古今中外,谁又能免俗?可惜天下大势并不在人的主宰之外,那些事,那些人,早已被乱世无情卷走。荣光背后的残酷,有人看到了吗?

只要权力一旦摆上桌面,亲情就会变成最薄的一层纸。李世民的矛盾与彷徨,唐朝的兴盛与隐痛,后人其实从没看明白过。最多不过是悄悄叹一句,这剧情未必真的完美。

来源:陈贤毅说历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