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0月13日,重庆市小游戏产业基地在两江新区揭牌。这场看似聚焦小游戏的产业布局,实则是两江新区瞄准数字文化赛道的 “大棋局”——未来5 年,这里将冲刺百亿规模产业集群,让“小游戏”撑起“大产业”的骨架。
两江新区照母山下,一场关于小游戏的产业变革正在悄然发生。
10月13日,重庆市小游戏产业基地在两江新区揭牌。这场看似聚焦小游戏的产业布局,实则是两江新区瞄准数字文化赛道的 “大棋局”——未来5 年,这里将冲刺百亿规模产业集群,让“小游戏”撑起“大产业”的骨架。
当前,我国微信小游戏用户达10亿,月活用户达5亿,内容形态正从休闲娱乐向教育、文旅、公益等多领域拓展延伸。两江新区凭借营商环境的“软实力”与产业生态的“硬支撑”,推动小游戏产业落地扎根。这不仅是新区打造数字经济新增长极的“战略落子”,更是巴渝大地以细分产业为切口、激活数字文化产业全局的“重要引擎”。
小游戏撬动大产业
从“单点突破”到“集群成势”
在很多人眼中,小游戏是“轻量级”产品。但在两江新区的产业蓝图里,小游戏成为了连接文化创意与数字技术的“关键纽带”。正如两江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许宏球所言,小游戏产业是新区构建现代服务业体系的“新增长点”。其“小”的背后,是全链条、高附加值的“大空间”。
这份“大空间”,藏在“全链条培育”的布局里。基地并非简单集聚企业,而是瞄准研发、发行、运营、测试、推广、版权管理等全产业链环节,形成“政企联动、资源整合”的生态闭环。
腾讯集团的加入,无疑让这条产业链有了“头部引擎”——当天,市新闻出版局、两江新区与腾讯集团签订三方战略合作协议,围绕数字内容创新、巴渝文化IP数字化开发等四大领域发力。此前,腾讯与重庆白鹤梁水下博物馆合作的游戏皮肤,仅曝光量就超7亿次,用小游戏的“轻载体”,实现了文化传播的“大效应”,这正是“小产品”爆发“大能量”的鲜活注脚。
▲重庆市小游戏产业基地揭牌暨合作签约活动现场。王加喜 摄
入驻企业的“实干路径”,更让“大产业”的图景落地。入驻企业广州榴莲互娱带着《表情包之战》等成熟产品而来,其执行董事刘永荣直言,重庆的高校资源与基地的全链条服务,让企业有信心在3年内组建超百人团队,冲击月流水千万元的目标。重庆本土企业小游三界则从独立游戏转型小游戏赛道,尝试将大足石刻等巴渝文化元素植入游戏。
“产业发展要先‘种草’涵养水土,再‘种灌木’完善生态,最终才能长出‘高大乔木’。” 腾讯集团副总裁蔡光忠提出的“生态培育论”,道出了小游戏产业成长的底层逻辑——遵循 “涵养水土-完善生态-培育龙头”的递进路径,共同推动产业从“企业集聚”向“集群成势”跨越。
照母山下“筑巢”
从“政策让利”到“服务赋能”
小游戏产业要“长起来”,离不开肥沃的土壤。照母山下的两江数字经济产业园·互联网园二期成为基地的核心承载地,用政策让利与高效服务,打造出企业“留得住、站得稳”的营商环境。
▲两江数字经济产业园。汪彦彤 摄
“成本痛点”是中小企业的最大顾虑,基地的政策直接“对症下药”。
针对房租压力,基地推出梯度免租政策——企业完成年度产值目标,最高可享12个月免租;
针对研发动力,原创小游戏上线运营半年以上,每款可获奖励(每家企业每年最高2款),单款日流水超100万元,最高可获得100万元奖励;
入驻期间获得外部融资的,企业最高可获得10万元奖励。
更叠加两江新区软件与信息服务专项政策,企业年营收首次突破5000万、1亿等规模,可获30万至150万元一次性奖励。
刘永荣坦言,这些政策让企业能心无旁骛搞研发。
比政策更暖的是“省心高效”的服务。基地不仅提供工商、税务、政策申报等一站式服务,还设立“游戏企业政府公共服务工作小组”,将企业资质备案、产品上线审核时间压缩 30%以上。
人才是产业的“根”,照母山下的人才服务同样贴心。基地与重庆大学、重庆邮电大学等高校合作,并提供安家补贴、人才培训、子女教育、人才公寓等配套服务,解决人才后顾之忧。
数字文化“破圈”
从“IP打造”到“生态出海”
重庆市小游戏产业基地的揭牌,是两江新区赋能数字文化产业的新起点。从“硬实力” 的制造业强区,到“软实力”的数字文化高地,两江新区正以小游戏为切口,构建“文化+创意+科技”深度融合的生态。
今年6月,在两江新区举行的2025微信小游戏开发者大会。
这是 “政企协同” 的精准发力。市新闻出版局提供政策引导,两江新区搭建承载平台,腾讯注入技术资源,华龙网做好运营服务,四方形成“合力”,让产业发展少走弯路。
这是“文化赋能”的差异化思考。将洪崖洞、大足石刻等巴渝文化IP植入游戏,让小游戏成为“讲述重庆故事”的载体,实现“产业价值”与“文化价值”的双赢。
这是“生态构建”的长远布局。不仅聚焦小游戏,更联动网络游戏、漫剧短剧、声音内容等领域,打造数字内容产业集群,让“重庆出品”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如今,照母山下的小游戏产业基地,已种下产业的“种子”。20家企业研发不息、交织成网,近百名人才的创意在此碰撞,巴渝文化的IP开发即将开花……当政策的精准支撑、企业的实干与文化的创新在此同频共振,“小游戏”必将长成“大产业”——这不仅是一场产业的突围,更是一座城市面向未来的坚定选择。
来源:重庆两江新区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