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媒霸权要易主?16万下载引爆科技股,新的万亿行业赛道出现了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0-15 17:45 1

摘要:OpenAI推出的Sora 2横空出世,再度引爆科技界,OpenAI被称为又一次ChatGPT时刻。

最近,奥特曼相关的AI视频持续刷屏。

OpenAI推出的Sora 2横空出世,再度引爆科技界,OpenAI被称为又一次ChatGPT时刻。

当年ChatGPT重塑搜索场景,如今Sora 2携大招而来,矛头直指科技巨头Meta。

Sora是OpenAI开发的AI视频生成工具,Sora 2不仅具备强大的AI视频生成功能,还配备全套社交平台设施。

用户可自行制作AI短视频并上传分享,俨然一款全新社交媒体软件。

产品上线后迅速刷屏,颇有当年TikTok入驻北美的迅猛势头。

要知道,TikTok大火时,Meta股价曾大跌70%,Sora 2强势挑战,Meta是否会面临类似冲击?

OpenAI为何要打造平台正面硬刚科技巨头?未来AI巨头又将如何重塑科技行业?

早在去年2月,OpenAI就公布了第一代Sora,当时吸引大量投资者关注,产品实际表现与预期差距极大,应用价值有限,没能激起太大水花。

Sora 2落地获得积极反响,身边许多人都在使用,不少人收到邀请码,态势堪比当年TikTok大火。

从技术角度看,Sora 2的进步显著。

Sora生成的视频多为单一场景或单一叙事,新的Sora不仅支持复杂场景,叙事连贯性也达到新高度。

还能支持同步音效,包括背景声、对白和多语种配音,呈现效果远超市场同类产品。

最大的改变在于AI对物理世界的理解。

多数AI视频应用的核心问题是无法掌握物理世界规律,这也是AI视频的最大难点,导致复杂动作难以模仿,视频常给人假人感甚至恐怖谷效应。

现在的Sora 2有了明显改善,多数动作看上去自然,人物动作、口型模仿已接近真人水平。

OpenAI官方博客也强调,以往版本为执行文本要求会扭曲物体、改变现实,现在大部分场景已完全符合真实世界物理规律。

不过,最让资本市场震撼的并非技术本身,是Sora 2附带的全新商业模式。

人们之前将Sora定位为AI视频生成工具,如今的Sora 2不仅有生成功能,还配备全套社交平台设施。

用户可直接在平台刷AI短视频,体验与TikTok和Instagram别无二致,具备社交属性。

Sora应用带有名为CAMUS的功能,用户扫描面部即可生成仿真虚拟人物,真实度接近真人拍摄。

输入短语就能让Sora用虚拟人物生成短视频,比如与奥特曼握手对话的视频,可分享到平台与好友互动。

还能与朋友分享CAMUS生成多人同框视频,比如和朋友海边玩耍的场景。

显然,Sora进一步扩大了社交媒体边界,带来全新使用体验。

现阶段Sora 2并非完美,存在诸多问题:生成视频通常仅10秒,时长较短,生成速度慢,画质不够清晰。

不可否认的是,它带来了颠覆性体验,将前沿AI视频生成技术与当下热门的短视频应用有机结合,堪称当前市面上首个真正意义上的互联网AI应用产品。

这款颠覆性产品将对科技行业产生何种影响?

Sora 2野心直指社交媒体平台,OpenAI在发布会上也明确表示要构建全新社交应用场景,这是否会威胁Meta的龙头地位?

从投资者视角,需从短期和长期两个维度分析Sora对Meta的冲击。

短期来看,Sora对Meta的冲击几乎为零。

目前Sora生成的AI视频虽较此前有大幅进步,但娱乐性和观看体验与真人视频仍有差距。

Sora刚推出时确实惊艳,大多数人只是尝鲜,长期观看便会发现问题。

10秒左右的视频承载内容有限,容易引发审美疲劳,回归TikTok后更会觉得真人视频更具吸引力。

这背后核心是算力和成本问题,算力不足、成本高企导致视频质量、数量和时长均受限制,这些问题无法快速解决,短期内Sora难以企及现有短视频平台高度。

反观Meta的社交平台,拥有诸多OpenAI短期内无法超越的优势。

Meta的数十亿用户基础无需多言,技术上有十余年打磨的算法,生态上具备成熟的内容分发体系和创作者生态,商业模式上有完善的广告业务和创作者激励机制。

在短视频领域,Meta已布局AI视频,当前所有短视频平台都有大量AI生成视频,算法和服务更优质。

对用户而言,无需特意前往其他平台专门观看AI视频,对创作者而言,强大的生态比视频效果更重要,使用Sora的强大功能,也愿意将内容分享到生态更强的Meta平台,由此可见短期内投资者无需担心Sora的影响。

长期来看,Sora是否会威胁Meta等社交媒体公司?这才是值得深入探讨的核心。

当前AI视频质量不足源于算力瓶颈,但长期来看,算力问题终将解决。

一旦算力瓶颈突破,AI视频能否匹配甚至超越真人视频?答案是必然的,这是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

回看百年视频内容发展历史,从电影到电视,再到互联网长视频,最终到移动端短视频,技术进步推动创作者和内容数量不断增加,视频内容占据更多用户时间,催生更多商业模式。

同时,颠覆始终存在:电视兴起挤占电影市场,互联网长视频冲击电视地位,短视频则影响长视频使用时长。

百年过去,电影业、电视业虽仍存在,但已不复全盛时期风光。

可见,百年来内容产业呈现持续扩张、内部此消彼长的趋势,根本原因在于技术进步降低了内容制作成本。

成本下降吸引更多创作者参与,催生更丰富内容和更多商业模式,重塑产业格局。

AI内容本质上是又一次内容制作成本降低,按此逻辑,AI内容将进一步扩大内容产业规模,同时重塑行业格局,这是经百年验证的趋势。

如果Meta不做任何改变,注定会被新的AI内容形式颠覆。

有人提出,Meta可将AI视频纳入现有社交平台,让用户同时观看真人与AI视频,为什么会被颠覆?

这就像互联网视频刚出现时,有人认为电视台播放互联网视频即可应对,事实是电视台不仅无法播放,也会被互联网模式逼入困境。

核心原因不完全是电视台没有播放能力,还有互联网技术革命改变了内容使用方式的因素,带来全新场景和体验,这些是电视节目无法复制的。

将相同内容放到电视上,无法与互联网平台竞争。

技术革命带来的是新场景而非新内容,AI内容也是如此。

当前多数人关注Sora生成的AI内容,认为只是另一种短视频,纠结其是否冲击Meta现有平台。

真正冲击Meta的并非AI短视频,而是AI带来的全新使用场景和体验,就像电视时代的人无法想象互联网时代的内容使用方式。

从OpenAI角度分析,情况更为清晰。

外界看来OpenAI似乎在接连挑战谷歌、Meta等巨头,实际上并无颠覆意愿。

OpenAI自身面临激烈竞争,首要任务是维持大语言模型的领先地位。

当前技术发展早期变数极大,OpenAI未必能始终领先,如果将资源投入搜索或社交媒体运营,必将影响技术研发。

旦技术不再领先,所有商业模式都无从谈起,轻重缓急一目了然。

谷歌、Meta的优势不仅在于技术,更在于成熟的变现能力,OpenAI在商业模式竞争中未必占优。

全力发展社交媒体与Meta硬刚,对OpenAI的威胁实则大于对Meta的威胁。

综合来看,Meta被颠覆的概率较低。

面对本轮Sora的威胁及未来可能出现的新AI内容冲击,反而可能是Meta的投资机会。

如果Meta在AI领域持续落后,甚至因市场压力放弃AI投入转而专注互联网变现,才是其真正被颠覆的开始。

从科技产业发展的视角看,目前的混战或许只是一个必经阶段,类似于生物进化史上的“寒武纪大爆发”。

在那个时期,生命形态急剧增加,但随后在物种大灭绝中大量消失。

这或许预示着,当前的AI视频应用大战之后,也将出现一个最终的胜利者。

来源:娱妮啵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