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机协同作业、专家地头支招、保险政策兜底,山东打响夺粮抢收战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0-15 11:43 1

摘要:在齐鲁大地正值秋收的关键时期,连绵阴雨为秋粮归仓带来严峻挑战。为确保秋粮颗粒归仓,山东各地积极部署,党员干部下沉一线,组织农技专家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技术指导,组建应急抢收队伍人机协同作业,督导发挥政策性农业保险在“三秋”生产中的风险兜底和稳定器作用,多措并举打响

齐鲁网·闪电新闻10月15日讯 在齐鲁大地正值秋收的关键时期,连绵阴雨为秋粮归仓带来严峻挑战。为确保秋粮颗粒归仓,山东各地积极部署,党员干部下沉一线,组织农技专家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技术指导,组建应急抢收队伍人机协同作业,督导发挥政策性农业保险在“三秋”生产中的风险兜底和稳定器作用,多措并举打响雨中夺粮抢收战。

人机协同作业

“履带坦克”战泥泞

“自古文明膏腴地,齐鲁必争汶阳田。”地处泰安的汶阳田,是山东部署建设的六大主要粮食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引领区之一,肩负“吨半粮”的重任。当下,阴雨天气暂歇,大家抓住时机,正在抓紧进行玉米抢收。由于连日阴雨天,地里的水分已达到饱和状态,传统的轮式收割机无法进行作业,专治各种泥泞的“履带坦克”——履带式收割机派上用场。据悉,一台履带式收割机单日最高抢收面积可达100亩,高效的作业能力给汶阳的秋收工作按下了加速键。

全力抢收!20台联合收割机打响“抢收战”

趁着停雨的间歇,同样地处泰安市的岱岳区夏张镇一处农田抢收战已打响,记者看到,当地村民正利用人机协同的方式抢收秋粮。

连续阴雨,让泰安市岱岳区夏张镇华丰源种植家庭农场的500亩玉米经历了巨大挑战。泰安市岱岳区夏张镇党委委员、人武部部长李祥端介绍,他们组建了两支应急抢收队伍,积极调配履带式联合收割机20台,充分利用降水间歇期,全力抢收。

拖拉机+人工,日照田间刨薯守护“淀粉仓”

连日降雨让薯田泥泞,农机难下田,还增加了薯块腐烂风险。记者来到日照红薯种植基地探访,看到农户们正抓住难得的晴好天气抢收,现场20多个工人、4台拖拉机联合作业抢收。田间随处是弯腰清理薯藤、刨挖红薯的身影。

据了解,目前,山东全省已投入5431台履带式收获机进行作业,江苏、河南、安徽等地近900台履带式收获机也跨区支援。10月13日,山东下达第二批“三秋”生产应急资金1.2亿元,支持各地开展农机抢收、潮粮烘干和农田排涝等工作。

党员干部打响“抢收抢运抢晾晒”攻坚战

为保障秋粮颗粒归仓,山东各地积极组织党员干部、志愿者下沉一线,协助农户特别是生产困难村(居)开展精准帮包帮扶,保障秋收进度。

受连续强降雨影响,德州市陵城区部分乡镇低洼农田出现不同程度内涝。面对紧急汛情,当地迅速启动应急响应,全力打通排涝“生命线”。在陵城区郑家寨镇东付村的农田间,大型挖掘机正轰鸣作业。由村干部和村民组成的清淤队伍正在奋力清理沟渠淤泥,一条崭新的土质河道在田野中逐渐成形。

在宁津县津城街道的玉米田里,志愿者们踩着泥泞,分工协作,掰玉米、装袋、运输,现场一派繁忙景象。针对连续降雨给秋收造成的困难,当地迅速组织起由党员干部和群众组成的700多支志愿服务队,深入生产一线,开展人工抢收。

为保障秋粮颗粒归仓,枣庄市峄城区发动全区相关单位对生产困难村(居)开展精准帮包帮扶,组织党员干部、志愿者下沉一线,协助农户开展“抢收、抢运、抢晾晒”。

菏泽市定陶区杜堂镇紧盯农时,迅速组建300余人的志愿服务队伍下沉一线,抓住雨停间歇的有利时机开展人工抢收,确保3.8万亩秋粮及时归仓。菏泽市定陶区杜堂镇党委宣传委员张福说:“针对秋收关键期,科学划分为20个专项抢收小组,分赴各村田间地头开展助农行动,重点聚焦孤寡老人、缺乏劳动力等特殊种植群体,全力帮助他们抢收玉米。”

农技专家深入田间地头 指导农户科学保粮

济南市章丘区宁家埠街道种粮大户张德利种了160亩玉米,由于持续的降水,农机设备下不了地,老张心急如焚。专家经过实地查看,结合玉米植株和成熟度给出了建议:“从成熟度上来说,乳线还有一部分没有消失,走到最后才完全成熟,再过个三天五天不是问题。”

什么样的玉米需要及时收获?专家现场也给出了参考方案。

宁家埠另一位种粮大户张诗刚的地块情况更为特殊,他的300亩玉米,只有部分斑块状的小面积倒伏,而大部分植株长势良好,专家建议他采取人工收获的方式,只收倒伏的部分。

抢收的玉米,晾晒也是难题。在不少地方,专业烘干设备的数量并不能满足需求,很多农户不得不把收的湿玉米堆积在一起。专家建议:尽可能不要堆放在一起。堆放的湿玉米内部温度会快速上升,堆芯温度一天内最高可超过60度,高湿高温下的玉米很容易霉变。

10月8日,在潍坊市昌乐县北夏村,农技人员现场查看玉米长势及墒情,指导农户科学落实抢晴收获、通风晾晒、科学储粮等措施。针对土壤湿度大的地块,农技人员建议农户排水散墒、适墒播种、适当浅播、科学施肥,并帮助农户科学制定种植计划。农户夏杰远表示:“农技人员帮助我们联系了烘干设备,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

除了田间指导,昌乐县农业农村局还通过微信公众号发布技术指导信息,提醒农户及时关注天气变化,做到及时抢收、适时播种。昌乐县农业农村局农业管理科科长林春波表示:“持续关注天气变化,指导农户落实晚播小麦‘以种补晚、以密补晚、以好补晚、以肥补晚、以促为主’的应变措施,全力培育冬前壮苗。”

玉米收获后,紧接着就要压茬播种小麦。

眼下,很多地方土壤持续过湿,黏重板结、透气性差,不利于整地播种。就算播下了,也会抑制种子正常发芽与出苗过程,不利于幼苗生长。这让农民有些着急。“耽误了秋种,可要耽误了来年的夏粮了。”

小麦专家提醒,秋种不是越早越好、越快越好,一定要沉住气,“地湿无晚麦”,只要墒情好,小麦晚播几天,适当增加播种量,提高播种质量,依然能为明年小麦丰收打下基础。

适墒播种是小麦播种的关键,播期要服从墒情,确保耕层土壤相对含水量70%~80%时播种。对于晚播小麦,10月25日后,每晚播1天,每亩增加0.5公斤播种量,上限控制在20公斤/亩左右。且播种深度要适当调减,播种深度以3~4厘米为宜。

需要注意的是,连续阴雨天气为病原菌繁殖传播提供了有利条件,小麦在播种后更易感染茎基腐病、纹枯病等土传病害。因此要进行种子包衣,做好源头预防,杜绝“白籽下地”。

保险政策兜底

卫星遥感加无人机助力勘损!山东开通农业保险秋粮理赔绿色通道:能赔快赔、合理预赔

针对本轮连续阴雨天气,山东开通农业保险秋粮理赔绿色通道,能赔快赔、应赔尽赔、合理预赔,保障“三秋”生产。

张胜彬是无棣县佘家镇种植大户,连日的降雨导致他的1700亩玉米地积水,损失预计超过30万元。通过卫星遥感和无人机巡查,太平洋产险的工作人员快速完成了查勘工作。

除了加大科技投入,金融管理部门还在机制上保障秋粮理赔。山东金融监管局财险处一级主任科员欧阳剑军介绍:“建立特殊时期农业保险承保理赔进度日报机制,开通秋粮理赔绿色通道,做到能赔快赔、应赔尽赔、合理预赔。

很快,张胜彬就收到了20多万元的预付赔款。后续农险承保机构会组织专家进行进一步的损失评估。

山东还持续督导农险承保机构积极参与各级政府抢收、抢烘等工作。

在德州市,泰山保险精准预赔了三个种粮大户的玉米损失近5万元。当地还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帮助农户完成玉米抢收、运输。

截至目前,山东承保机构累计收到针对本轮连续阴雨天气报案1.4万件;承保机构累计协调履带式收割机264辆、烘干机338辆,捐赠水泵997台,积极协助农户渡过难关。

三春不如一秋忙!现如今,山东各地积极统筹资源,千方百计解决农户晒粮难、存粮难。

保障“三秋”生产,山东绘制全省“三秋”农机化生产服务图,动态更新公布2637个粮食烘干服务点(累计烘干设备5179台)信息,最大日烘干能力达13.72亿斤。农情调度数据显示,截至10月11日,全省秋粮已收面积3999.5万亩,约占60.7%,其中玉米已收3711.5万亩,约占63.5%。

战阴雨,保秋粮!作为全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山东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以全省“一盘棋”思维统筹抗灾保收,力保秋粮颗粒归仓。

来源:山东网信办代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