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红婵三人合照登央视体育:清瘦身形显轮廓,伤后备战全运会,师友相伴显温情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0-15 17:14 1

摘要:10 月 13 日,央视体育官方账号发布的一组照片引发热议 —— 画面中,全红婵、陈艺文与谢思埸三位跳水运动员并肩而立,背景是训练馆常见的浅灰色墙面,墙上还贴着几张跳水动作分解图,透着浓郁的训练日常气息。这张看似普通的训练间隙合照,却因三人鲜活的互动与独特的出

10 月 13 日,央视体育官方账号发布的一组照片引发热议 —— 画面中,全红婵、陈艺文与谢思埸三位跳水运动员并肩而立,背景是训练馆常见的浅灰色墙面,墙上还贴着几张跳水动作分解图,透着浓郁的训练日常气息。这张看似普通的训练间隙合照,却因三人鲜活的互动与独特的出镜方式,显得格外有感染力。

全红婵站在画面中央,整张脸完整出镜:她微微侧着头,嘴角扬起浅浅的弧度,眼神明亮又坦荡,没有丝毫镜头前的拘谨。近距离镜头里,她的身形明显清瘦,原本略带婴儿肥的小脸蛋浮现出清晰轮廓,下颌线比以往更显利落,却依旧透着少年人的稚嫩。她的头发比之前长了些,发尾自然垂落在肩头,在训练馆顶灯的暖光下,发丝泛着柔和的浅棕色光泽 —— 是灯光折射的效果,还是悄悄调整了发色,成了网友热议的小细节,却也让她多了几分灵动。​

师姐陈艺文站在全红婵左侧,只露出半张脸:她的头发扎成利落的高马尾,右侧脸颊贴近全红婵的肩膀,眼睛弯成月牙状,显然正笑着,露出的半只耳朵上戴着一枚小巧的银色耳钉,与训练服的红色镶边形成微妙呼应。她的手臂轻轻搭在全红婵身后,姿态亲昵又自然,像在镜头前悄悄 “躲” 在师妹身后,透着几分俏皮。​

师兄谢思埸则更显 “低调”,只在画面右侧占了一个小角落:他穿着深色训练服,身子微微倾斜,似乎刚从训练池边走来,额前还沾着少许未干的水珠。他没有正面看向镜头,而是侧着头跟陈艺文说着什么,嘴角的笑意隐约可见,一只手随意插在训练服口袋里,整个姿态松弛又随性,仿佛是被两人 “拉着” 入镜,却恰好让画面多了几分动态的生活感。​

央视体育为照片配文 “跳水队训练间隙的小美好”,没有华丽的辞藻,却精准捕捉到三人之间的默契 —— 不是刻意摆拍的僵硬,而是日复一日训练中沉淀的师友温情。这张照片的传播,也让大众看到,赛场之外的运动员,有着和普通人一样的轻松日常,而央视对这份 “日常” 的关注,更像是对运动员的一份温柔鼓励。​

身形变化:从 “小团子” 到清瘦少年的成长痕迹​

照片中全红婵的清瘦状态,成了网友讨论的焦点之一。熟悉她的观众都记得,此前比赛或训练视频里,她的身形带着少年人特有的圆润,尤其是脸颊上的婴儿肥,让她看起来格外讨喜,被不少网友亲切称为 “小团子”。而这次合照里,她的变化清晰可见:​

肩膀线条比以往更显紧致,训练服的短袖领口贴合着肩头,没有了以往些许宽松的褶皱;手臂线条也更利落,抬手时能看到轻微的肌肉轮廓,那是长期跳水训练留下的痕迹,却不显粗壮,反而透着力量感。最明显的还是脸部 —— 苹果肌依旧饱满,却不再像以前那样圆润地鼓起,下颌线从耳后到下巴的线条流畅清晰,连带着眼神都比以往多了几分沉静。​

有细心的网友翻出她此前的训练视频对比:三个月前,她在跳水池边做热身时,腰间的训练服还带着些许宽松;而近期的训练片段里,同款训练服明显更贴合身形,走动时也没有多余的晃动。这种变化并非刻意减重,更像是长期系统训练与身体成长的自然结果 ——16 岁的她正处于生长发育期,加上为了全运会调整训练强度,身形逐渐褪去孩童的圆润,向更适合竞技的状态过渡。​

训练馆的工作人员透露,全红婵平时饮食很规律,没有刻意控制食量,“早餐会喝牛奶、吃鸡蛋和全麦面包,午餐和晚餐也会保证蛋白质和蔬菜的摄入,只是训练量比以前大了,消耗多了,自然就清瘦些”。这种健康的身形变化,也让大众对她接下来的比赛状态多了几分信心 —— 既保留着少年人对跳水的纯粹热爱,又多了几分成熟运动员的专业质感。​

伤后复出:全运会成首站 “回归战场”​

这张合照的背后,藏着全红婵 “伤后复出” 的重要背景。此前,她因肩部轻微损伤,缺席了两次重要的跳水赛事 —— 一次是今年 8 月的全国跳水锦标赛,另一次是 9 月的亚洲跳水锦标赛。这两次缺席,让不少关注她的观众既担心她的伤情,也期待她的回归。​

据跳水队教练透露,全红婵的肩部损伤源于长期重复性的跳水动作,“起跳时肩部需要承受较大压力,加上她年纪小,肌肉力量还在发育,长期高强度训练后出现了轻微劳损”。为了让她彻底恢复,教练组特意调整了她的训练计划:减少每天的跳水次数,增加肩部力量训练与康复按摩,每天训练结束后,还会有专门的康复师为她做肩部放松,确保伤情不会反复。​

“她自己也很懂事,康复训练从不偷懒,” 教练笑着说,有时候康复师让她做肩部拉伸,一组动作需要保持 30 秒,她会偷偷多撑 10 秒,还会主动问 “这样是不是恢复得更快”。正是这份认真,让她的伤情恢复比预期顺利,9 月底就已恢复完整的训练内容,而即将到来的全运会,成了她伤后复出的首站正式比赛。​

对于这次回归,全红婵没有过多的豪言壮语,只是在训练间隙被问到 “紧张吗” 时,轻轻点头又摇头:“有点,但想好好比。” 简单的回答里,藏着她对跳水的执着 —— 从 14 岁东京奥运会一战成名,到后来面对各种赛事的压力,她始终保持着这份 “想好好比” 的纯粹,而这次伤后复出,更让这份执着多了几分 “重新出发” 的意义。​

师友相伴:三人组的 “调皮互动” 与支持​

照片里全红婵、陈艺文与谢思埸的互动,不仅透着温情,更藏着跳水队里 “传帮带” 的传统。陈艺文作为女子 3 米板的名将,比全红婵大 6 岁,平时训练中总像姐姐一样照顾她 —— 会提醒她热身时多活动脚踝,会在她动作不到位时帮忙纠正,甚至会在训练结束后,拉着她一起复盘当天的训练视频。​

有一次训练后,全红婵因为一个动作没做好有点低落,陈艺文特意拉着她坐在训练馆的长椅上,拿出手机翻出自己以前的训练失误视频:“你看,我以前这个动作也总跳不好,练了几十次才找到感觉,别急。” 说着还模仿当时失误的样子,逗得全红婵忍不住笑出声,低落的情绪也烟消云散。​

谢思埸作为男子跳水队的前辈,虽然平时话不多,却总在细节上照顾全红婵。比如训练时,他会主动帮全红婵调整跳台边缘的防滑垫;看到她训练后没及时补充水分,会默默递过一瓶温水;这次合照里他 “躲” 在角落,也是故意让两个女生站在中间,还悄悄在镜头外比了个 “OK” 的手势,被细心的网友截图发现,调侃 “师兄的调皮藏在细节里”。​

这种师友间的支持,对全红婵伤后复出格外重要。刚开始恢复训练时,她因为担心肩部发力会疼,动作有些放不开,谢思埸特意在训练池边给她示范:“你看,这个动作发力点在腰,不是肩,跟着我做一遍。” 他放慢动作,把每个发力细节都拆解清楚,全红婵跟着练了几次,慢慢找回了自信。陈艺文则会在她每次完成一个完整动作后,在场边鼓掌:“好样的!比上次更稳了!”​

央视关注:不止是 “宠儿”,更是对年轻运动员的赋能​

全红婵能频繁得到央视体育的关注,并非单纯的 “偏爱”,而是源于她自身的努力与跳水项目的传承意义。从东京奥运会上 “五跳三满分” 的惊艳,到后来面对压力稳步成长,她用成绩证明了自己并非 “昙花一现”;而她身上那份少年人的纯粹与坚韧,也让更多人关注到跳水项目,甚至带动不少孩子开始接触跳水。​

央视体育对这张合照的传播,更像是一种 “润物细无声” 的赋能:没有刻意强调成绩,而是聚焦于训练日常里的温情与状态,让大众看到运动员 “赛场之外” 的真实一面 —— 他们也会在训练间隙拍照互动,也会有师友间的调皮玩笑,这种 “接地气” 的呈现,拉近了大众与跳水项目的距离。​

有网友留言:“看到全红婵在师兄师姐身边笑的样子,觉得很安心,相信她全运会能好好发挥”;也有人说:“央视愿意分享这样的日常照,说明对运动员的关注不止于成绩,更是对他们个人成长的认可”。这些评论里,藏着大众对全红婵的期待,也藏着对跳水项目的热爱。​

10 月中旬的训练馆里,全红婵依旧在重复着跳水、复盘、调整的日常。休息时,她会和陈艺文一起坐在池边,看谢思埸训练;偶尔也会拿出手机,翻出那张登上央视的合照,嘴角忍不住上扬。阳光透过训练馆的玻璃窗洒进来,落在她身上,也落在泳池的水面上,泛着粼粼的光 —— 就像她接下来的全运会征程,虽有挑战,却满是希望。​

来源:收藏骑士kus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