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45年前,父亲姚思学来到大堡山的时候,把树看得比自己的命都重要……”“一家人守着这片山,日子虽然简单,但心里很踏实……”近日,《闪亮的名字——2025最美家庭发布仪式》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科教频道播出。贵州省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姚克礼家庭亮相全国荧屏,用朴
“45年前,父亲姚思学来到大堡山的时候,把树看得比自己的命都重要……”“一家人守着这片山,日子虽然简单,但心里很踏实……”近日,《闪亮的名字——2025最美家庭发布仪式》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科教频道播出。贵州省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姚克礼家庭亮相全国荧屏,用朴实无华的语言,讲述了他们一家两代人扎根深山、接力护绿的感人事迹。
10月11日,姚克礼、张柳妮夫妇巡护前,父亲姚思学叮嘱他们巡山护林中注意安全。
“我老了,大堡山就交给你们了,一定要注意安全,特别是森林防火和人身安全,全心全意守好山、护好林。”“您放心,我们会的。您好好养好身体。”10月11日,姚克礼、张柳妮夫妇认真听完父亲姚思学的叮嘱,相伴再次深入大堡山国有林区。
一路上,姚克礼、张柳妮有说有笑。夫妻俩拿着柴刀,不时挥舞几下,清除路边刺篓杂草。时而爬上山顶,时而越过山垭,穿过丛林、站临崖边,于视线开阔处举目远望,查看林中有无异常,遇人便要交流几句,千叮万咛“进山不能带火种,不许乱砍滥伐”。
道真县大堡山国有林区位于黔北武陵山脉,平均海拔1460米,总面积达3.7万余亩。1980年,姚克礼的父亲姚思学便成为这片林区的护林员,一干就是几十年。
姚思学回忆,当时林区生态破坏十分严重,飞播的树苗几乎被牛羊吃光。看着几间简陋的石房子、一片荒芜的山梁子,他硬是扎下根来,植树、造林,巡山、护林,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培育了一株株参天大树,造就了一片片林海绿洲。
姚克礼刚满三岁时,就被父亲带进了林区,跟随父亲进山巡林、栽种树木、驱赶啃食践踏幼苗的动物,与进山盗伐的人斗智斗勇、向群众宣传护林防火要求。
1999年,受父亲姚思学的影响,姚克礼成为大堡山林区里最年轻的护林员之一,并把家安在了林区。结婚后,妻子张柳妮就一直陪伴着他,陪他巡山、种树、护林,给他送饭、送衣服、照管家庭。
2004年,父亲姚思学退休后,姚克礼正式从父亲手中接过巡山护林的担子,妻子张柳妮也毅然加入,共同踏上了大堡梁子的巡山路,一走就是二十多年。
姚克礼说:“这么多年来,也多亏有媳妇的陪伴、理解和支持,才能安心在这里巡林护林。我们也一定会坚持守好这片林子。”
张柳妮性格开朗,爱说爱笑。2000年,她结婚嫁给姚克礼,也嫁给了大堡山。二十多年来,从紧张害怕到适应自然,除了接下婆婆卢喜娥“后勤保障员”的担子外,经与丈夫商量决定把小孩从县城转学到当地就读,全身心照顾家庭和投入护林中,如今,她早也成了一名经验丰富的护林员。
10月11日拍摄的道真县大堡山国有林区。(无人机照片)
“刚嫁到这里的时候,确实太苦了。大堡山到处都有野兽出没,房子建在林子中、野猪就在院坝里,不论白天还是夜晚,不管出门巡山还是在家休息,时常都能听到野兽的叫声,至今想起仍叫人害怕。”张柳妮介绍。这么些年过去了,看到这片林子越长越好,心里非常高兴。
“走累没有啊。累了就歇哈,吃个洋芋。”巡山途中,夫妻俩相依为伴。累了,坐在林中休息一会儿;饿了,就着山泉啃几口干粮。有时,夫妻二人看到林中野果,边摘边吃,以酸甜解累,用干涩充饥。
大堡山国有林区共涉及道真县洛龙、阳溪、忠信、河口四个乡镇,点多线长。每逢重要防火节点,夫妻二人除了巡山护林,还时常背着帆布包,带着宣传资料,走村串户开展森林防火安全宣传,于农户家中讲政策、谈利弊,动员村民共同参与守林护林,营造“森林防火、人人有责”的良好氛围。
45年,半个世纪青山不老;一家两代,一生守护初心如磐。
45年,大堡山国有林区面积从1万余亩增加到3.7万余亩,已是一望无垠的茫茫林海。45年,姚思学从青壮年变成耄耋老人。45年,姚克礼从懵懂孩提变成了“铮铮铁汉”,成为大堡山国有林区的绿色守护者。
45年来,大堡山国有林区从未出现过乱砍滥伐,从未发生过森林火灾。2000年,姚思学荣获贵州省劳动模范称号;2023年,姚克礼一家荣获贵州省“最美绿色生态家庭”称号,姚思学和姚克礼被评为“贵州好人”;2025年,中央宣传部、全国妇联向全社会发布“最美家庭”,姚克礼一家成为全国10户光荣家庭之一。(韩波涛、韩克超、陈庆军)
来源:中国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