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去世的人越来越多!建议:2不喝、3不吃、1坚持,别马虎了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0-15 16:34 1

摘要:在惋惜之余,翻看近年来的健康数据,发现因高血压及其并发症去世的人数确实在逐年攀升。这不得不让我们深思:为什么在医疗条件不断改善的今天,高血压仍然在夺走这么多生命?

最近参加了一位老同学的追悼会,才五十出头,就因为高血压引起的脑出血突然离世。

在惋惜之余,翻看近年来的健康数据,发现因高血压及其并发症去世的人数确实在逐年攀升。这不得不让我们深思:为什么在医疗条件不断改善的今天,高血压仍然在夺走这么多生命?

作为一名医生,我每天都会接诊不少高血压患者。他们中的很多人,直到出现严重并发症,才意识到这个“沉默杀手”的威力。其实,高血压管理并不复杂,难的是日复一日的坚持

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些实用的建议,希望能帮助大家远离高血压的威胁。

高血压最可怕的地方在于它的“沉默”。早期高血压往往没有明显症状,很多人是在体检时偶然发现的。这种“不痛不痒”的特性,让很多人放松了警惕。

实际上,持续升高的血压就像一股强大的水流,不断冲击着血管内壁。久而久之,血管会变得粗糙、失去弹性,甚至形成微小的损伤。

这些损伤点很容易沉积胆固醇等物质,形成动脉粥样硬化。

长期高血压会损害心、脑、肾、眼等重要器官。它是脑卒中、心肌梗死、肾功能衰竭的主要危险因素。

中国高血压联盟2023年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约有3亿高血压患者,但控制率仅为16.8%,这个数字令人担忧。

我接诊过一位中年患者,他知道自己有高血压,但因为没什么不舒服,就自行停药。结果一天晚上突然出现剧烈头痛,送到医院确诊为脑出血。

经过抢救虽然保住了生命,但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这样的悲剧,本可以避免。

1、不喝酒精饮品

很多人认为“小酌怡情”,但对高血压患者来说,酒精的伤害是明确的。酒精会使心率加快,血管收缩,导致血压升高。同时,长期饮酒还会影响降压药物的效果。

《中华高血压杂志》2022年发表的一项研究指出,每日饮用酒精量超过30克(约相当于一两白酒)的人群,其高血压患病风险显著增加。更重要的是,酒精的热量很高,容易导致体重增加,间接升高血压。

有位患者告诉我,他每天晚上都要喝两杯白酒才能入睡。我帮他算了一笔账:光是这两杯酒,就让他的降压药效果打了对折。当他下定决心戒酒后,血压明显改善,药物剂量也得以减少。

2、不喝含糖饮料

含糖饮料是现代饮食中的“隐藏杀手”。这些饮料含有大量的添加糖,长期摄入会导致肥胖、胰岛素抵抗,进而引起血压升高

更可怕的是,很多含糖饮料中还含有不少的钠,这无疑是雪上加霜。一罐碳酸饮料中的钠含量可能相当于一小撮盐。

现在很多年轻人把饮料当水喝,这是非常危险的习惯。我建议逐渐减少含糖饮料的摄入,最终用白水、淡茶来替代。这个过程可能需要时间,但为了健康,值得努力。

1、不吃高盐食物

盐是高血压最明确的危险因素。过量的钠会使体内水分滞留,血容量增加,从而导致血压升高

除了做菜少放盐,我们还要警惕“隐形盐”:酱油、味精、咸菜、腐乳、火腿、方便面等加工食品中都含有大量的钠。

中国营养学会推荐每日食盐摄入量不超过5克,但调查显示我国居民实际摄入量远超这个标准。使用定量盐勺、多吃新鲜食材、学会阅读食品标签,都是控盐的好方法。

2、不吃高脂肪食物

动物内脏、肥肉、油炸食品等富含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这些脂肪会促进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变硬、变窄,增加血流阻力

我常建议患者改变烹饪方式,多采用蒸、煮、炖、凉拌,少用油炸、红烧。选择肉类时,优先考虑禽肉和鱼肉,少吃红肉。

3、不吃加工肉制品

香肠、培根、火腿等加工肉制品不仅盐分高,还含有亚硝酸盐等防腐剂。世界卫生组织已经将加工肉制品列为一类致癌物,经常食用会增加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的风险

坚持规律服药和监测

这是所有建议中最重要的一个。高血压是慢性病,需要长期管理。很多患者血压一正常就自行停药,等升高了再吃,这种“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做法非常危险。

降压药的作用不仅仅是降低血压数值,更重要的是保护心、脑、肾等靶器官免受损害。即使血压正常了,药物的保护作用仍在继续。

我有一位七十多岁的患者,患高血压二十多年,血压一直控制得很好。他的秘诀就是每天定时服药,早晚各测一次血压,并认真做好记录。

每次来复诊,他都会带上他的“血压日记”,这为我们调整治疗方案提供了重要参考。

除了按时服药,定期监测血压也很重要。建议高血压患者家中备一台合格的上臂式电子血压计,每天在固定时间测量并记录。这样不仅能了解血压控制情况,还能在复诊时为医生调整用药提供依据。

除了“2不喝、3不吃、1坚持”外,还有一些生活方式调整对控制血压也很有帮助。

保持健康体重很重要。超重和肥胖是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研究显示,体重每减轻10公斤,收缩压可降低5-20毫米汞柱。适量运动不可少。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运动可以改善血管弹性,帮助控制体重。学会管理压力。长期精神紧张会使交感神经兴奋,导致血压升高。深呼吸、冥想、散步、听音乐等都是不错的减压方式。保证充足睡眠。睡眠不足会影响内分泌,导致血压升高。成年人每晚应保证7-9小时的优质睡眠。与高血压和平共处

高血压虽然不能根治,但完全可以控制。把高血压当作一位需要长期相处的“朋友”,了解它的脾气,顺应它的规律,我们完全可以与之和平共处。

重要的是,不要等到出现症状才重视。定期体检,了解自己的血压状况,是预防高血压并发症的第一步。

如果你已经确诊高血压,请不要灰心。通过科学的药物治疗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大多数患者都能将血压控制在理想范围,享受正常的生活质量。

健康是一场马拉松,不是百米冲刺。管理高血压需要耐心和坚持,但回报给你的,是高质量的生活和更多与家人相伴的时光。

从现在开始,关注血压,关爱健康。因为生命只有一次,值得我们用心呵护。

参考文献

[1]中国高血压联盟《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3年修订版)[J]. 中华高血压杂志, 2023, 31(1): 1-48.

[2]王薇, 赵冬, 吴兆苏. 中国成年人高血压流行病学调查研究进展[J].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22, 50(4): 405-410.

[3]刘力生, 王文, 朱鼎良, 等. 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中华高血压杂志, 2021, 29(7): 634-639.

来源:聊点健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