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昨晚刷到五月天被点名调查,我耳机里的《倔强》瞬间卡壳,心里咯噔一下:原来连青春滤镜也能被官方盖章真假。
昨晚刷到五月天被点名调查,我耳机里的《倔强》瞬间卡壳,心里咯噔一下:原来连青春滤镜也能被官方盖章真假。
张杰那边倒热闹,61场唱完直接甩出纪录片,3亿播放,弹幕一水儿“他嗓子是铁打的吧”。
我算了下,平均六天一场,高铁里程能绕地球一圈半,票价还年年涨,可鸟巢依旧秒空。
有人吐槽他“只会飙高音”,可我去现场,旁边大叔哭到口罩全湿,手机电筒跟着《天下》摇,那一刻谁还管技术,要的就是嗓子劈了也陪你唱到最后的狠劲。
五月天被质疑后,主唱阿信微博发了个“汗水不会骗人”。
我翻出去年票根,内场1380,安可时阿信汗滴到舞台反光,我闺蜜拿望远镜数他睫毛都在颤。
现在倒好,官方一句话,粉丝得先自证“我没白哭”。
最惨的是五月天2024新专辑已经录完,两首先行曲评论区全是“先别发,等调查结果”,新歌被假唱风波卡脖子,找谁说理。
张韶涵更绝,直接上春晚唱《隐形的翅膀》,还顺手开了家厂牌签00后。
她在采访里轻描淡写:“姐的嗓子保险两千万,假唱划不来。
”我瞬间被点醒:当同行忙着自证,她早把风险变成生意,励志人设升级成老板,KTV点唱1.2亿次的数据摆在那,版权吃到老。
数据也残酷,2023演唱会票房前三:周杰伦42亿,五月天28.5亿,张杰25.3亿。
五月天要是被坐实,票仓直接塌方,后面张杰就能补位冲30亿。
可我问自己,如果阿信真唱了半开麦,我会不会退票?
答案是不会——我买的从来不是完美音准,是五个人站在台上陪我一起把青春吼到破音。
只是以后再去,大概会带个分贝仪,像买菜一样先验货,挺没劲。
行业更卷,衍生内容一年翻两倍,纪录片、小卡、盲盒,割得比演唱会还快。
张杰团队学乖,把61场花絮剪成vlog,一周发一条,粉丝边骂边三连,流量稳得可怕。
张韶涵更狠,直接把《寓言》巡演剪成短剧,伦敦场飘雪镜头配字幕“姐的嗓子零修音”,评论区齐刷“姐姐骗我钱心甘情愿”。
当音乐变成连续剧,真唱假唱反倒成了彩蛋,没人关心真相,只想在弹幕里找同类。
写到这儿,耳机随机播到《倔强》,我下意识调大音量,可心里明白,以后无论官方结论如何,再去现场都会多带一层“先怀疑再感动”的滤镜。
原来毁掉青春的不是假唱,是我们终于学会先算得失再流泪。
来源:抹茶星冰乐我要改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