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42%的摇滚乐手天天把自己灌成烂泥,应鹏只是最倒霉的那个。2025年10月8日凌晨,万重乐队主唱在通州租的平房咳出一口血,没等到救护车就断了气。
42%的摇滚乐手天天把自己灌成烂泥,应鹏只是最倒霉的那个。2025年10月8日凌晨,万重乐队主唱在通州租的平房咳出一口血,没等到救护车就断了气。
三天后,歌单里那首《摇滚人生》突然冲到榜一,评论区全是“才听懂”,听得我头皮发麻——人没了,流量来了,这买卖真划算。
他最后四个月的日子我打听了一圈,简单到让人无语:白天排练,晚上喝,一天一斤白酒打底,肝脏脂肪飙到66%,医生直接说“这肝像被黄油泡过”。
没钱做移植,也没保险,乐队兄弟轮流给他凑药费,凑到一半他自己偷偷出院,说“写新歌要紧”。
写完的小样还留在破笔记本上,字迹被酒渍晕成一朵朵灰云,唱不出来了。
更离谱的是圈子里的默认规矩:不醉不上台,不疯不摇滚。
Livehouse老板怕出事,提前搬来两箱啤酒当“润嗓”,台下观众一起喊“干一个”,谁不喝谁就是叛徒。
应鹏死后的第十天,行业协会终于发话:以后场子必须配医生,艺人喝酒超过两瓶就强制叫停。
文件外号“应鹏条款”,听着像黑色笑话——人死了,规矩活了。
他前妻背着新包去银行,把离婚时分到的存款全换成美元,汇给一个叫“清醒艺术”的公益账号。
她告诉《人物》记者:“我救不了他,那就救下一个。
”转头却在朋友圈发了一张两人旧合照,配文只有两个字:活该。
评论区没人敢劝,因为大家都清楚,那一声“活该”里藏着多少夜里的电话铃和空酒瓶。
现在打开音乐App,应鹏的声音还在推流首页,平台算法贴心地提示“你可能喜欢”。
死亡让播放量暴涨300%,版权费哗哗涌进账户,再自动捐给“音乐人健康基金会”。
基金会拿这笔钱给酗酒乐手发体检卡,卡片上印着应鹏的侧脸,笑得比生前还精神。
没人提他到底想不想戒酒,也没人问如果早两个月有人这样拉他去医院,结局会不会不一样。
我昨晚路过他常去的那家小酒吧,门口新贴了一张A4纸:本店谢绝过量饮酒。
纸角没粘牢,风一吹就卷起来,像在给谁打圆场。
里面驻唱的新乐队正吼到副歌,主唱一脚踢翻空酒瓶,玻璃渣子溅到第一排,观众齐声欢呼。
那一刻我突然明白,应鹏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摇滚需要燃烧,可没人告诉年轻人,火先烧到的是自己的肝。
死了才给买医保,红了才配谈健康,这行当的报应来得又准又狠。
下一次榜单更新,不知道轮到谁的名字爆红灯;只希望那时,我们别再一边听歌一边假装惋惜——活人不救,死人猛夸,这种戏码,真的够了。
来源:童童娱乐星界